EN
https://www.gov.cn/

资本引领,江阴产业强市驶上快车道

2016-12-13 14:44 来源: 新华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11月14日,江阴今年第六家上市企业“神宇股份”登陆深交所。至此,曾在资本市场书写传奇的“江阴板块”上市企业总数增至41家,再次驶上资本经营的“快车道”,唤醒企业、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洪荒之力”。

8月30日登陆深交所的“广信材料”,使“江阴板块”中断4年的A股IPO一键重启。这家国内领先的电子产品专用油墨制造企业,在外界眼中从来“不差钱”。然而,早在公司成立之初,董事长李有明就开始筹划上市。“十年磨一剑。最开始,募集资金当然是第一需求;慢慢的,我们意识到,可以用资本的力量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引进优秀人才,强化研发驱动,抢占高端市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在10年中得到质的提升。”公司董秘周亚松说。

从对资金的原始饥渴,到对创新、管理、市场的理性追求,广信材料的上市历程映射出“江阴板块”成长动力的切换。从1997年第一家企业登陆上交所以来,江阴缔造声名显赫的“江阴板块”。江阴市金融办主任顾平介绍,江阴的上市公司多以“草根”起家,从乡镇企业到民营企业,再转制股份制企业,最后踏进资本市场,这个过程就是企业制度不断健全、产权不断明晰、管理不断规范、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挂牌上市是企业最好的转型!”扬子江船业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后,不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盈利能力快速提升,连续保持“中国最赚钱的造船企业”;“海澜之家”凭借独具优势的“品牌+平台”模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新增门店近700家;国内人工合成云母龙头企业——中国晶体新材料3月在韩交所挂牌,发展触角迅速向石墨烯领域延伸,已建成国内一流的石墨烯研发中心,实现初期100吨的年生产能力。

资本的力量,悄然刷新着江阴产业的底色。今年国庆期间,由江苏阳光集团投资的年产1000万米精纺面料和150万套西装的阳光埃塞俄比亚纺织染项目签字。中国精毛纺产业由此迈开“走出去”的关键一步。作为全国纺织服装上市公司最多的县级市,近年来,在阳光、海澜等一批上市公司的引领下,江阴纺织产业集群在提高生产力、优化生产方式、加强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品牌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持续引领着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

资本的力量,不仅可以改变老产业,还能创造新产业。国庆前夕,国产大片《我的战争》热映,作为投资方之一的中南文化引人关注。这家曾名为中南重工的传统机械制造企业,今年3月斥资10亿元收购大唐辉煌,随后又接连完成对新华先锋和值尚互动的收购。这一大跨度转型,被业界赞为“猛张飞拾起绣花针”,而以制造业为支柱的“江阴板块”从此增加一个全新的产业门类:文化影视传媒。

在船舶、机械装备制造、化工、纺织、电子设备、新材料、仓储物流等产业领域,江阴上市企业正以雄厚的产业集群优势,成为“专精特新”细分行业的领跑者。随着资本市场上市“窗口期”打开,资本经营开始成为江阴新一轮创新发展中最活跃的元素。

截至11月14日,“江阴板块”今年已新增6家企业在境内外首发上市,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26家,继续保持“华夏A股第一县”;新三板方面,新增16家挂牌企业,挂牌企业总量增至41家。此外,100家上市后备企业和100家新三板后备企业蓄势待发。

面对企业空前高涨的热情,江阴市委、市政府推出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为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有力支持。今年以来,江阴先后向企业兑付上市奖励补助金额近4000万元;发起成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江阴恒天产业发展基金及多个专项基金;成立全省第一家金融创新服务中心,以“互联网+”思维,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9月成为“A股农商行第一股”的江阴银行董事陆建屾感慨地说:“政府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以及‘支持不干预、指导不指令’的开明定位,让‘江阴板块’得以保持源源不竭的活力和领先一步的优势。”

“江阴板块”引领江阴新一轮产业强市的步伐。“十三五”期间,江阴将引导和鼓励更多后备企业与实力券商深化合作,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境外板多板齐上,争取到2020年上市公司总数超60家、新三板挂牌超80家,全力重塑“江阴板块”新优势。

本报通讯员 王冠元 本报记者 马 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杜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