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解析协同发展中的京津冀产业升级之路

2017-02-22 14:49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天津2月22日电(记者 毛振华 闫起磊 阳娜)区域协同,产业为重,一场深刻的结构变革正在京津冀地区拉开大幕。

3年来,京津冀“撸起袖子加油干”,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之路越走越宽。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京津冀正肩负起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高地的新使命。

升级求变 下好产业协同“先手棋”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7.5%,连续三年对全国GDP贡献率超过10%。一片生机勃勃的区域经济高地轮廓正日益清晰。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首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然选择。

北京市市长蔡奇指出:“这有助于更广泛地集约北京的高端要素和优质资源,放大北京科技创新优势,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打开空间,有效带动区域内涵集约发展。”

北京2014年出台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从源头将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加以禁止,为协同发展打开空间。以“三升三降”为主要特征的北京产业变局开始显现:新增的金融业、文化体育、科技服务业不断上升,制造业、农林牧业、批发和零售业开始下降。

从3年前起,“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在天津拉开大幕。自此起步,天津供给侧改革更着眼于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作为昔日摩托罗拉供货商,天津津亚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文波感触颇深。随着全球以摩托罗拉为代表的传统电子产业整体下滑,津亚电子在困境中求生,将发展触角伸向汽车电子行业。在行业上寻求突破的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动制造方式的升级。“现在生产线的工人只有原来的1/10,效率却大幅提升。”公司综合管理中心总监严科说。

去年10月27日,河钢唐钢唐银钢铁有限公司450平方米高炉正式退出生产舞台。以此为标志,河钢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2016年全年压减产能任务。

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河北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在河北经济结构调整的版图中,工业不再“一钢独大”,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6%,超过钢铁工业0.5个百分点,成为该省第一支柱产业。

尽管河北去产能伴随着阵痛,但传统产业也在积极找寻升级之路。

电商平台河钢云商是河钢集团寻求变革的一个支撑点。河钢云商总经理冯彦民说,平台经济和信息化、工业现代化两化融合将成钢铁业转型升级新趋势。

互补融合 开拓协同发展新局面

新年伊始,京津冀三地的钢铁行业科技院所、企业在天津滨海新区达成11项合作协议。北京的科技资源、天津的制造业优势与河北的生产能力重新摆盘,优化配置。

在北方技术交易市场总裁张桂华看来,钢铁业比重占天津市工业的五分之一,该产业的改造升级借助高端资源,尤其是北京、河北等地的科技、产能力量正逢其时。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

天津市市长王东峰说,京津冀互补优势有效发挥,促进了天津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河北省省长张庆伟指出,河北借力京津产业优势和科技资源,加强上下游合作,促进京津科技成果到河北孵化、转化,理顺产业发展链条,这有助于改造提升产业结构。

纵览整个区域,北京科技资源的不断外溢,为天津、河北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机遇。

在天津滨海新区,去年11月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正式揭牌,京津大规模深化科技领域合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又一个“硅谷”在这片10.3平方公里区域起航。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说,中关村的科技创新优势将得到跨区域延伸,实现研发孵化。

在河北张家口,阿里巴巴、赛尔等企业正将他们的数据中心建到张北云计算基地。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说,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的目标是建成“中国数坝”,即中国的数据产业高地。而过去,张北的产业还停留在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形态。

2014至2016年间,河北省引进京津资金11041亿元,占全省同期引进省外资金的一半以上;天津市引进京冀项目4856个、资金5226.74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5.6%和44%。三地越走越近,正用产业的互补、融合,推进协同发展向深度迈进。

互帮互助 构建产业发展“一盘棋”新格局

这是一组令人深思的数字——

据有关专家介绍,2013年北京的技术成果只有1%左右到河北转化,其中中关村的科技成果96%离开了京津冀。

差距在哪里?主要是京津冀地区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及环境不够完备。

“京津冀未来关键是要化区域间产业落差为协同发展动力。”河北省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颜廷标说,通过京津冀产业协同构建一批产业生态圈应成为未来方向。国内外经验表明,产业生态圈是世界产业竞争的最佳形态。因此,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政策支持重点应当是产业生态,而不只是单体企业。

京津冀产业协同绝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和生产力平移。张伯旭表示,这中间更需要立足三地资源禀赋,实现优势互补。关键是要与本土产业链结合,通过创新升级,形成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天津经开区、北京经开区、石家庄经开区、廊坊经开区……京津冀地区目前有13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往彼此在招商领域的竞争大于合作。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协调一致,从而为产业提供有效的承载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建国建议,京津冀深化园区共建应有更大突破。未来,三地可共同探索跨区域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打破统计中的属地原则,共建园区与其所在地开发区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格局,实现京津冀协同的多点支撑。

三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之路并不平坦。2017年是推进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对于京津冀而言,时不我待,三地在产业升级的新征程上,尤需携手并进、深度合作,向着打造中国经济新高地的目标开拓奋进。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