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营改增改革,企业减负明显、促进产业转型

2017-03-30 16:52 来源: 解放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税制改革五年试点,企业减负效果明显、促进上海产业转型
营改增累计减税近两千亿元

2012年1月1日,部分行业率先试点营改增;2016年5月1日,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4大行业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作为全国首个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的城市,上海已在这场税制改革中整整走过五个年头。

“营改增之后,我们企业的税负下降明显,目前已累计减税约5.9亿元人民币。”自2012年1月1日成为上海首批营改增试点企业后,春秋航空财务总监陈可不只一次地向上门服务的税务专管员感叹。

随着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试点企业和春秋航空一样,从营改增中享受到了实惠。“5年间,上海的营改增已在完善税制、企业减负、经济转型、体制优化和改进管理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教授胡怡建在其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如此评价。

减税减负效果明显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也步入攻坚期,进一步的稳增长需要新思路,减税成为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的新手段。

因此,在营改增试点初期,全社会都对其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将增值税制度引入服务领域,消除服务业内部以及服务业与工商业之间重复征税的弊端,实现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企业结构性减税的作用。

“试点行业营改增之后,消除了营业税的重复征税,形成完整的税收抵扣链,据测算,5年累计减税总额达1967.3亿元。”上海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局长过剑飞表示。

这近2000亿元的减税额已相当于上海工业百强企业2016年的纳税总额。“如此大的减税体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减税效应也进一步增强。”胡怡建说。

据统计,上海市在2012年开启营改增试点当年减税135.6亿元;2013年营改增试点减税额增加到251.1亿元,同比增长85.18%;2014年营改增试点在部分行业扩围后减税额进一步增加到354亿元,增长40.98%;2015年营改增试点减税额为386.7亿元,增长9.84%;2016年4大行业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减税额度大幅增加,达839.9亿元,增长117.22%。“目前,覆盖全市73.7万户纳税人的增值税管理体系基本建成,营改增在打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规范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外溢效应持续显现。”过剑飞介绍。

创新发展动力增强

企业是营改增的直接受益人,而企业又是微观经济的主体,因此,营改增对上海经济在转型发展、创新增长方式方面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微观方面。“据调研,营改增通过对企业减负,打通了产业链条,增强了企业活力,推进了企业创新,完善了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培育了一批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胡怡建指出。

以国内知名廉价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为例,其因营改增进项税额抵扣政策打通了经营链条,运营机队规模从2012年的不到30架发展到现在的68架,净利润扩大两倍多,实现企业总资产从2011年底的69.7亿元扩大到2016年底的207亿元的跨越式发展。

“营改增后,春秋航空的综合税负下降约3%。以购买飞机为例,通过营改增,企业融资租赁一架飞机可以少缴纳200万元人民币的税收。”陈可介绍。同时,随着由营改增所带来的融资渠道的增加,使春秋航空在这5年间拥有更充裕的资金参与企业长期固定资产投资。

无独有偶,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以研发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也从营改增中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发展。据悉,其作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一直以来既从事研发,又从事产品销售,基本运营模式为“做研发事,赚销售钱”。营改增前,集团计划将上海华为销售剥离专注研发,把运营模式转型成“做研发事,赚研发钱”,但由于在营业税条件下改制将加重税负而无法实现。

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后,上海华为转型的障碍随即消失。2013年10月,上海华为调整运营方式,把销售业务全部剥离上交总部,向总部收取研发服务费,相关营业收入缴纳增值税,但可在总部抵扣。在没有增加企业税负前提下,改制使上海华为研发中心快速发展,实现了政府、研发部门、企业多赢。税务部门数据显示,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缴纳税收13.67亿元,成为上海市排名最高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华为、腾讯等明星企业2016年在上海的技术研发中心的纳税额都实现大幅增长,已成为上海第三产业实体经济中强大的增长引擎,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过剑飞认为,“而这类企业的发展又能通过做大做强研发、设计、物流和营销等行业,推动上海产业水平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从传统走向现代。”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营改增除了在微观层面帮助企业减负,同时在宏观层面对上海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有所激励,经济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来自市税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8%提高到70.5%,呈逐年上升趋势。

营改增促进上海产业转型,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魔力”来自哪里?过剑飞解释,首先,营改增消除了营业税制下重复征税,减轻了服务企业税收负担,使服务业与工商业能同等纳税;其次,通过服务业对下游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下游企业抵扣机制,减轻了下游工商企业税负,使服务业和工商业可以联动发展;第三,营改增的抵扣机制消除了企业服务外包和主辅分离的税收障碍,使生产企业内部可以将服务部门独立或者外包,从而扩大了市场的服务规模。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企业经营质量的提升还反映在税收数量和结构上。2016年,上海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完成11847亿元,同比增长5.5%,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后,税收收入完成11380.6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后的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完成8173.6亿元,同比增长22.6%,占全市税收收入71.8%,与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基本保持同步。

在5年营改增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上海今年要促进营改增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加强营改增对促进经济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涵养新税源的效应分析,全面开展行业税负分析,探索建立实用有效的行业分析模型,及时全面掌握政策执行情况,为行业发展及政策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记者 张煜)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周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