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第八次西南涡加密观测科学试验启动

2017-06-19 14:57 来源: 气象局网站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6月15日,西南涡加密观测科学试验领导小组、技术组和全体科研业务人员整装出发,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简称高原所)第八次西南涡加密观测科学试验正式启动。

科研业务人员将在41天的野外观测试验中,获取西南涡发生、发展及其影响过程的连续观测资料,为提高对西南涡演变的认识、改进西南涡及其降水预测技术提供基本资料。此次试验也将为我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重大研究计划“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等高原气象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试验资料将实时传输至成都区域气象中心,提升西南地区灾害天气预报水平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2010年,高原所首次开展西南涡加密观测科学试验。以此为基础,高原所建立了西南涡加密观测数据集,为中国气象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以及湖北、上海、甘肃、新疆、云南等地气象科研、教学、业务部门提供了资料数据服务。

西南涡是夏半年造成西南地区重大降水过程的主要系统,其发展和东移,常给下游中东部广大地区带来强降水。就其造成的暴雨天气强度、频次和范围而言,西南涡仅次于台风。在现有的气象观测布局和观测站网内,观测资料的时空分辨率难以对西南涡进行有效的监测、追踪,也难以对西南涡的形成、维持、发展和影响进行深入系统地精细分析。因此,在现有业务观测站网的基础上开展加密观测科学试验,对于揭示西南涡活动及其天气影响、研究西南涡演变机制和预报技术非常必要。

在预报业务方面,成都区域气象中心的应用成效表明,加密观测资料对西南和四川主要降水过程的降水强度、落区与持续时间的预报,特别是区域暴雨天气的预报发挥了显著作用。加密观测试验资料应用于西南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改进了模式初始场的质量,有效提高了降水预报的准确率。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所长李跃清介绍,在对加密观测资料的深入研究中,重大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低涡系统对下游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研究”,提出了高原涡、西南涡的东移机理,并建立了基于观测试验的低涡暴雨预报新技术。该成果入选973计划项目“我国持续性重大天气异常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这些研究在学术期刊发表后,国外同行专家评价“对次天气尺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有坚实贡献,起到了很好的预警监测与科学普及作用”。(记者 卢健 通讯员 李萍)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刘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