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
第11个“全国疟疾日”有关情况

2018-04-24 11:20 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4月24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主持人】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例行发布会,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新闻处刘哲峰。今天的发布会主题是介绍第11个“全国疟疾日”有关情况。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出席发布会的各位来宾:疾控局局长毛群安先生,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处长陈昕女士,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疟疾室主任、研究员周水森先生。首先我们请毛局长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疾控局局长 毛群安】各位上午好,非常高兴又跟大家见面了。今天北京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但是到了春季,就提醒我们,有一种疾病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那就是疟疾,也是今天发布会的主题。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受感染的按蚊叮咬、或者经输血感染。在上世纪5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疟疾流行的区县达到1829个,约占当时区县数的80%,每年发病人数最高时可以达到3000万以上,死亡率约1%,疟疾发病人数居各种传染病之首,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疟疾防控工作,多年来制定实施了多个防控规划和计划,在各级政府和部门、广大疾控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国疟疾发病数持续下降。到2010年,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份中,95%的区县疟疾发病率已下降至万分之一以下。

2010年,我国响应联合国提出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制定了2010-2020年《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全国消除疟疾的目标。由于我国消除疟疾的策略对路、措施有效、落实得力、保障到位,到2015年已将疟疾本地传播控制在云南、西藏的边境地区,境外输入成为疟疾病例主要来源。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疟疾报告》将我国列入消除疟疾阶段的国家,我国也成为了全球21个计划在2020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国家之一。

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委联合制定2016-2020年《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方案》,明确了消除疟疾的“线索追踪、清点拔源”工作策略和“1-3-7”工作要求(注:“1”指疟疾病例诊断后1日内报告,“3”指3日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指7日内完成疫点调查和处置)。为夯实消除疟疾工作基础,我委陆续出台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办法》和《消除疟疾省级考核评估实施办法》,建立了国家消除疟疾技术专家组、国家重症疟疾救治专家组,从2017年起每季度组织专家对报告的每一例病例进行审核,对重点省份开展专项督导和技术指导。

到2017年,我国首次实现了全年无本地疟疾感染病例报告,全国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2672例、输血感染病例3例。同时,有99.5%的区县、83.3%的地市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上海市成为第一个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评估的地方。

疟疾防控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疟疾是保障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国从过去的疟疾高发国家,到今天走向了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国家,疟疾防控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我们分析认为,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保障,得益于技术机构和专业人员的不断研究,也离不开信息化时代高效的疟疾疫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各省和地区的坚实工作和地区联防联控,同时离不开边境地区建立的疟疾防控屏障和与邻国建立的疟疾联防联控机制,联防联控机制是近年来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传染病的非常有效的机制,在国内几个有疫情的省份联防联控,我们又跟邻国建立了联防联控的机制。

在新时代,消除疟疾工作将顺应我国不断开放改革的新要求,针对出入境人员往来日益增多的情况,继续加强输入性疟疾的防控,重点做好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的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加强出境回国人员疟疾病例发现和治疗工作,全面夯实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基础,使疟疾不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力争实现2020年消除疟疾的国家目标。我先介绍这么多,一会儿我和同事一起回答大家的提问。

【主持人】谢谢毛局长的介绍,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欢迎各位媒体提问。按照惯例,请大家提问前说明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新华社记者】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出入境人员往来频繁,防控输入性疟疾的压力一定很大。请问陈昕处长,您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上海在防控输入性疟疾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处长 陈昕】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特大型城市,国际人员物流交流是非常频繁的,疟疾输入性的风险应该说是长期存在的,特别是我们在自然环境当中,也仍然存在着疟疾传播的媒介存在。我们在2017年获得国家批准现场验收,成为第一个省级的实现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目标的城市,去年制定了如何巩固维持上海市消除疟疾的工作方案。这几年上海市疫情特点也特别突出,虽然工作做得非常扎实,但是有输入性的风险存在,我们这几年发现的病例,主要是从非洲疫区来的人员,有务工的、学习的、旅游的,为了维持消除疟疾的状态,我们主要做了这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更加广泛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特别是联合多部门,针对行业特点,针对重点人群,特别是前往疟疾流行区的务工、学习和旅游的人员,开展疟疾防控核心知识的针对性宣传,我们对疟疾临床症状、疟疾预防的措施等等,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宣传,提高他们自我防控的意识。

二是继续巩固和强化与多部门之间以及与省市之间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特别是针对上海输入性的特点,联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强化口岸病例的检测、监测以及疫情的发现病例以后的控制处置措施,严守上海这道国门,严防病例的输入。

三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对疟疾病例的发现能力和途径。特别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巩固对“三热”病人血检的措施,以及在社区对疟疾流行区相关人员和疟疾接触者病例侦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加了两道关,在医疗机构预检分诊这道关,我们强调对所有患者主动告知流行病学史的措施,同时在预检分诊这道关要求加强对所有就诊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的询问的措施。同时针对上海的特点,我们在采供血机构,实施采血措施之前,也加强流行病史的询问,特别是来自疟疾流行区域的务工、学习、居住、旅行的重点人群,如果发现有疑问,加强检测,以防止输血的疟疾感染,多方面多渠道地控制感染途径。

四是严控再传播的风险。我们在严格落实国家“1-3-7”疾病报告调查处置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也结合上海区域的特点,提出“1-2-3+1”的工作要求,即在国家的要求下进一步加强防控。在一日内完成病例诊断和病例的报告复核,二日内完成流行病学的个案调查,三日内完成疫点的调查和处置,同时规定一个月内必须完成病例的传播和风险的评估,对疫情处置尽早查清传染源,切断传播。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监测和评估的工作,开展传染源、传播媒介、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以及人群脆弱性的监测,综合监测结果,开展再流行的风险评估和预警。

【中国家庭报记者】周水森研究员,到过疟疾流行地区的出国人员,如果他们回国之后发现了发热等疟疾症状,应该怎么样及时处理?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疟疾室主任、研究员 周水森】由于我们国家现在出境人员越来越多,所以每年我们都有很多输入病例,特别是在境外感染以后,回国发病。你提的问题是,假如回国以后我们出现了疑似症状,即发冷、发热和出汗的症状,就两个环节,一个是入境的时候,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最好主动跟检验检疫部门进行申报,以便及时检测和救治,因为境外输入恶性病比例很高,如果不及时救治的话可能会得重度疟疾甚至导致死亡。第二个环节,在回国以后,一年以内如果再出现发冷发热疑似症状,应到当地医院及时就诊。就诊之后,如果诊断疟疾的话,我们现在治疗分两类,一类是恶性疟,刚才我提到,境外输入的大部分是恶性疟,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来治疗,我们国家有产品的,当地机构也免费提供,假如是间日疟,这是我们国家主要的疟原虫虫种,我们用的氯喹和伯氨喹8日疗法,还有第二年春季进行一次加强,因为间日疟有复发的可能,主要是境外输入病例的话,回来以后两个关口,一个是当时发热病例,还有后面一年以内发热,所以要采取这样的措施。

【毛群安】如果归国人员真的有这样的症状,在就诊的时候,应该告知医生,他曾经到过境外疟疾流行地区的情况,要不然,一般国内没有本地病例,所以一般的医生,你如果不提示这个情况,他容易误诊和漏诊。

【百姓健康频道记者】陈昕处长,上海曾经作为我国疟疾非常严重的地区,发病率也达到十万分之三千,刚才毛局也介绍到,上海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疟疾的省级行政区,近几年上海做了哪些具体的举措,来全面消除这样的疟疾的流行?

【陈昕】十万分之三千是上海解放初期,当时上海是疟疾流行区域,上海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包括疟疾在内的所有传染病防控工作,我们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来加强整个传染病体系建设、能力建设,也实现了到2017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2010年,国家疟疾响应WHO的号召,推行和实施2010-2020的消除疟疾计划以后,当年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第一召集人,成立了包括各个相关委办局,当时还有区、县的领导在内的组成的消除疟疾的上海工作领导小组。从政府层面上,来加强对消除疟疾工作组织领导的力度,这也是我们能够实现这样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同时,当时上海部分区县还存在本地感染病例,相当一部分区域已经没有本地感染病例,主要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所以当时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即对有本地感染的,当时划的流行区叫二类县,这个区是落实清除传染源,阻断当地传播的防控策略,对没有本地疟疾感染的区县,我们是加强监测和输入病例的处置,来防止激发感染的防治策略。要落实这两项防治策略,最根本的是靠两个,一是我之前提到的部门之间的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因为当时我们还有本地感染,我们还加强了包括长三角区域在内的,包括安徽、浙江、江苏等区域间的联防联控机制,上海的疟疾防控能够取得成效,这个部门联防和区域联防的机制,给了我们非常有力的支撑,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怎么尽早发现病例,尽早落实规范的治疗和调查处置,我们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主要还是怎么样加强人员的培训和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刚才毛局也提到,目前阶段,疟疾跟其他传染病相比,病例数还是比较少的,无论是公众还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疟疾的认识程度或者警惕性,相对其他传染病还是相对较低的。所以我们的一个目标是,如何提高我们一线的第一道防线——医务人员对疟疾的认识程度,对疟疾输入性病例的警惕程度,以及发现病例、诊断病例、治疗病例的能力,我们着力在这个地方。所以聚焦我们的病例发现,我们组织了所有的医疗机构,按照国家的方案要求,落实对发热病人的疟原虫的血检,以及在社区的主动病例侦查工作。二是聚焦控制传播,对所有的病例,我们是按照国家的1-3-7的要求,落实报告调查和处置的规范。2010年到2015年,全市所有开展三检病例数是非常多的,超过50多万人次,我们发现的所有的确诊病例,在三日内的流行病学调查达到了百分之百。

特别再提到,我们也靠相关省市的支持,发现了输入性病例,其实我们不仅限于在上海本地的流行病学的调查,同时也协同相关的区,进行了传染源的调查工作,也把我们的查清传染源、控制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中国卫生记者】毛局长,从您刚才介绍可以看到,建国初期的时候,疟疾最严重时全国每年发病人数超过三千万的,到2017年全国共报告疟疾病例是2675例,从三千万到两千多例,可以看出消除疟疾工作成效非常显著。您认为哪些工作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呢?

【毛群安】确实,在座各位都不难理解,我们要消除一种广泛存在病原,而且通过蚊子这样的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难度相当大。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努力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最近这几年,我们提出了消除目标之后,得力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部门的共同参与,还有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另外一点,针对我们国家疟疾疫情的情况,确定的防控策略,是恰当有效的。所以刚才我和陈处也介绍了,我们制定消除疟疾的“1-3-7”的工作模式,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是结合要阻断疟疾这个疫情的需要确定的,就是说,发现病例之后,在一天之内进行报告,三天之内要完成病例的复核和流行病学的调查,七日之内完成疫点调查和处置。这样的工作策略,从技术上规范了基层机构对病例的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也规范了传染源控制以及疫点处置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在控制类似疟疾这样疾病的时候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点。所以这个策略确定之后,最近几年我们的疟疾防控形势出现了大的好转,特别是去年,我们国家首次实现了全年没有本地疟疾病例的报告,应该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情。

刚才陈主任介绍了上海的做法和经验,实际上海也代表了我们各个地方在控制疟疾疫情时的做法和特点。我们提出的“1-3-7”的工作模式,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和推广,我们这个做法已经被正式写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文件,也在向其他国家进行推广应用。我想借这个机会,也感谢为疟疾防控做出贡献的各个相关部门,以及我们的专业机构、专业人员,还有参与的广大公众,因为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要想消除一种疾病是不可能的。疟疾是这样,过去我们消除的其他的传染病也是这样。现在针对我们国家提出的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我们也正在对一些对公众危害比较严重的、在技术上可行的疾病,也将陆续提出消除的战略和策略,以及我们的行动计划。

【中国网记者】毛局长,我从材料上看到,咱们提出了到201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要消除疟疾,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现在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请问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哪些难度?另外,目前还有哪些地方的疟疾相对比较严重?对公众有什么建议,关于预防这个病。

【毛群安】应该说,我们从2010年提出2010-2020的消除疟疾的行动计划,2017年实现了全年没有本地的疟疾病例的报告,应该说这为我们到2020年全面消除疟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是不是去年没有本地报告,今年、明年、后年就没有发生本地疫情的可能呢?不是的。所以,既要看到我们2017年取得的成绩,这坚定了我们2020年消除疟疾的信心。但是我们还清楚地认识到,我刚才说了,疟疾这种疾病,病原是广泛存在,我们要继续保持防控状态,现在有几个难点。一是境外输入病例,这个一定要控制住。如果境外病例的输入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就会在我们国家引发大的传播。二是和疫区相邻的边疆地区,比如说云南和西藏这些地区,本身在公共卫生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所以这些地区是我们接下来工作的重点,这些地区也都拿出了本地防控疟疾疫情的行动计划,我们在技术上给予大力的支持。比如说我们现在每个季度都会对报告的病例进行逐个病例的专家的审核,我们有技术专家组,我们还有救治的专家组,比如说一些重症病例,要及时组织国家级的专家,对救治上给地方以指导。在座的很多同志对疟疾这个疾病的了解,可能过去听得不是很多,但实际上疟疾重症的救治难度是相当大的。所以今天发布这个信息,对公众提示,刚才周研究员讲到的这个,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本地病例,主要是输入性病例,有在境外旅行经历的人,一定要注意,是否有感染的风险,要有这样的意识。所以我们想,通过今天的发布会,也是提醒公众了解疟疾这种疾病,特别是有在境外旅行的人员要注意,一个是刚才周研究员强调的,入境的时候如果有症状,按照我们国家的相关规定,应该及时就诊。这有利于我们疫情的防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自己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再一点,如果回国之后有发热、发冷等症状,在就诊的时候,应该主动告诉医生,你有到境外旅行的经历,这样便于医生正确诊断。三是在有发生疫情可能这些地区,也要提醒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疟疾病例,并且按照要求及时报告。

【中国日报记者】就像刚才毛局所说的,每年出境旅游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这么大的群体,出境人员在国外应该注意什么?针对疟疾的情况。

【周水森】刚才毛局长提到,现在主要面临的消除疟疾的挑战,就是怎么遏制输入性病例上升的势头。现在我们国家出境务工、旅游和学习的人员越来越多,每年也有三千到四千的输入性病例,去年还比较好,只有两千六百多例。作为疟疾来说,主要是蚊媒传染病,所以对出境人员,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防止蚊虫叮咬。防止蚊虫叮咬,一般我们提倡使用蚊帐、杀虫剂、蚊香、纱门纱窗。另外在流行季节,境外一般分雨季和旱季,所以流行季节在非洲国家是常年流行的,所以我们对出境人员的建议就是,在流行季节的话,可以带一些预防药物,比如说我们现在有效的预防药物是磷酸哌喹和磷酸氯喹,特别是磷酸氯喹对恶性疟还是有效的。所以这是第二个需要大家注意的,带一些预防药物。

另外,我们注意出境之前,到疟疾流行国家的人员,最好到当地的疾病疫防控制机构,或者是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进行咨询。现在这两部分的机构都有宣传用品,还有一些疟疾的检测以及预防药物的提供。回国以后,如果出现了疑似的发热症状,就要及时就医了,以便于相关检测。所以对出境人员,一般是建议他们在出境前到两个部门,出入境检疫检验部门或是疾控部门进行咨询,获得一定的信息,或者一些防护用品,回国以后,我们要就地对当地的医疗机构,假如出现症状的话,及时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病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记者】今年我们在防控疟疾方面,有什么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吗?

【毛群安】你提的问题很好。我们现在按照确定的消除疟疾的规划,目标一是要防控本地疫情,要严密监控我们国家境内可能发生的疟疾疫情,一旦发现要及时按照我们的技术规范来处置。二是重点防止境外疫情的输入。我们会按照我们的技术规范,对每个省份进行技术方面的评估。现在很多省份也都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在实施。总体来说,我们希望在今年、明年能够巩固我们不发生本地疫情的成果,把境外输入的病例及时发现。因为境外输入病例的数量有时候很难人为控制,就像大家说的,出境人数增加,包括去疫区人群情况的变化,我们也很难控制。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与相关部门配合,尽可能早地、准确地发现输入病例,并及时救治。我们也会做好到2020年实现全国目标的提前进行预评估。所以我们今天之所以开这样的会,让上海介绍他们在提前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的做法和经验,也是希望相关有疫情发生的省份加大工作力度,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早地实现2020的最终消除疟疾的目标。谢谢。

【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如果大家有更多的问题,欢迎大家在发布会之后继续同我们取得联系。谢谢大家。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张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