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百强榜印证上海初步实现调结构转方式

2018-08-25 09:17 来源: 解放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二〇一八企业榜单七大指标均呈现增长态势,服务业和制造业对经济拉动贡献势均力敌
百强榜印证上海初步实现调结构转方式

2018上海百强企业榜昨天出炉!这张榜单不仅是企业实力的比拼,更是一张判断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晴雨表。

2018上海百强企业榜以2017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数据显示,今年百强企业的入围门槛由上年的45.5亿元提高到49.9亿元。从整体看,上海百强企业经营规模持续处于扩张阶段,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纳税总额、研发费用、从业人员数等七大指标都呈现增长态势。透过这张榜单可以发现,上海百强企业在经济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上的表现成为亮点。

经营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增长

今年上海百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60427亿元,增长7341亿元,增长率13.83%,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04.3亿元。其中,有16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有51家企业营业收入在100亿元—1000亿元之间,有33家企业营业收入在49亿元—100亿元之间。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汽集团、宝武钢铁、交通银行,其中,上汽集团营收8706亿元,中国宝武钢铁营收4005亿元,交通银行营收3897亿元。数据统计,前20名企业营业收入合计43695亿元,占上海百强的比率达到72.37%,增幅达到14.62%,这也显示出大企业依然是拉动上海百强营收规模的主要因素。

数据还显示,2018年上海百强净利润和利税总额增幅较高,净利润增幅明显高于纳税总额增幅。上海百强的净利润合计 4387亿元,增长593亿元,增长率15.62%,平均每家企业净利润43.87亿元,企业盈利水平强劲上升。上海百强纳税总额合计为4630亿元,比上年增长343亿元,增长率 7.97%,平均每家企业46.30亿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蕴懿表示,2018上海百强总体经营规模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趋势较为显著。与此同时,百强企业总体经营规模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超9%与13%,均显著高于8.7%的GDP名义年复合增长率。这充分反映出百强企业在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中,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制造服务双轮驱动,产业升级再进一步

制造业正重新成为城市经济的脊梁。从今年百强榜反映的数据看,在去产能、去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振兴实体经济背景下,上海百强企业中服务业和制造业对经济拉动力的贡献势均力敌。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咨询研究部主任张培荣表示,培育上海先进制造业新优势,既需要在新技术领域攻坚克难,也需要在传统领域创新突破,其中大企业的引领作用往往是决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017年,上海百强企业在传统的汽车、医药、航空、电力等行业经营发展稳步上升的前提基础上,以钢铁、化工等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在去产能等政策的推动下,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经营性指标增长幅度或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大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加强。

另据统计,2018上海制造业企业百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7215.95亿元,增长3293.73亿元,增长率13.77%;服务业百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31496.54亿元,增长4125.77亿元,增长率15.07%。总体上看,制造业百强与服务业百强双双实现良好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利税总额等产出指标增长率明显高于资产、从业人数等投入指标增长率,显示拉动百强企业经营规模增长的不再是依赖资源投入和消耗推动企业规模增长。

汤蕴懿表示,国际大都市都基本上遵循了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从制造业中心到服务业中心的演进趋势。从城市经济演进阶段看,上海正处在从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的转型后期,前期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2018年的百强榜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劳动效率趋势性提高,创新力度更需提高

透过百强榜可以发现,科技投入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2018百强榜企业去年平均每家企业研发费用7.24亿元,总体增长率达到20.27%。其中,大制造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更集中,引领作用更强。前20名企业研发费用合计448.9亿元,占上海百强的比例达到85.02%,增幅达到21.77%;上汽集团、宝武集团、上海建工以110.63亿元、58.34亿元、46.02亿元分列前三甲。

另一个可喜的数据是,2018上海百强不仅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幅度比去年增长达到两位数,而且这些产出指标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资产、从业人数这些投入指标的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幅度比员工人数增长的幅度高200%以上。

其实,纵观近年来上海百强的经营业绩数据,主要依靠提高劳动效率提升企业净利润的现象已经连续数年出现,这一趋势反映了上海百强正在逐步摆脱依靠资产规模高速增长推动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传统模式,更加重视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营业绩的增长。

在汤蕴懿看来,这种依靠发掘人力资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企业经营发展,既是企业自身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上海近年来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企业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将员工素质、劳动技能的提高和经营管理、技术、装备的进步作为提升企业发展的着力点,这对提高上海百强发展质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专家建议,政府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推广和应用无人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努力提高企业智力密集度,减少简单重复劳动,以更少的劳动投入获得更多的价值产出。

本次系列榜单由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和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共同发布。(记者 刘锟)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吴啸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