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科技进步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2018-09-21 07:52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科技进步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

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9月20日,《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在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主办的2018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上被正式发布。报告中一连串数据,折射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加速的步伐。与此同时,《2017全球农业研究前沿分析解读》《2017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2017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2017中国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等多个子报告同时发布。

这些数据和报告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含金量”?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呈现何种态势?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

贡献率提高 全产业链科技开发取得新进展

运用物联网技术,农民坐在电脑前就能种田;掏出手机扫一扫,农产品追溯一清二楚;操纵按钮,无人机便可起飞喷洒农药……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如今已在我国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57.5%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意味着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土地、资本及其他所有要素总和。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近5年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在品种上,2012年以来我国选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作业机械已基本形成规模。中国人的饭碗在科技支撑下得以端得更牢。

除了粮食外,近5年来,我国选育了金陵花鸡、新型北京鸭等一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新品种,畜禽品种良种化、国产化比重逐年提升,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60%左右。稻鱼稻蟹稻虾等种养循环新模式在各地大量涌现,全产业链科技开发取得新进展。

“可以看到,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说。

成果领先 中国农业科研位居世界前列

论文和专利是衡量国家农业科技总体创新水平的关键指标。《2017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显示,2014—2016年,全球农业领域论文总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为美国、中国、英国、巴西和印度,中国凭借49704篇论文排名第二;从论文影响力视角看,农业领域论文总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总量排名前5的国家为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西班牙,中国发表农业领域论文的总被引频次达218205,高被引论文量达358篇,同样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全球综合排名前50位的农业科研机构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位列其中。

在农业科技专利方面,中国近5年保持着发明专利申请量逐年快速增长的势头,2014—2016年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报告显示,中、美、日、韩、德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占据全球前5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到全球排名前22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从农业科研机构来看,我国16家农业科研机构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进入全球前50名。

唐华俊在论坛上还透露:“截至2017年,我国农业科学SCI论文发文数量占全球9.4%,被引用次数列世界第二位,农业领域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世界第三。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农村科技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缩小。”

《2017全球农业研究前沿分析解读》指出,在美、英、中、德、法等10个世界主要国家中,美国的农业研究总体表现力最为突出,中国位居第二,且在“十字花科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设计育种”“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高光谱成像与传感器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和“生物炼制过程中的木质纤维素资源的降解转化”4个全球农业科研热点前沿中居于领先位置。

找准差距 向世界农业研究中心迈进

“科技进步始终是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论坛上表示,通过以上的报告,我们看到了农业在过去5年来全局性、历史性的变化,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农业科技方面与当前新时代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和差距。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在发布《2017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时指出,尽管我国农业科研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成绩亮眼,但在论文产出质量提升方面仍需下大功夫,我国农业科研代表机构影响力仍不足。因此,应加强中国农业科技战略研究力量投入和统一布局,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科学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质量,进一步向世界农业研究中心迈进。

数据显示,中国是2014—2016年全球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但授权率仅为13.2%,在22国中排名第九。中国发明人主要申请地区仍在本国,国外专利布局量相对较低,国外技术保护极度不足,且技术创新主体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农业企业表现极弱。近五年中国在农业领域的研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技术水平竞争力在22国中相对靠后。

对此,孙坦建议,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结构需调整,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实力。同时,在专利保护上,我国掌握了行业前沿技术的农业研发机构应当注意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并结合技术本身特点,进行多维度专利保护。创新机构需制定科学合理的专利保护策略,找出技术空白点,在布局时间、布局地理范围和布局技术点上进行规划,以此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记者 杨舒)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石璐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