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国粮食安全有保障

2019-09-28 08:29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9月27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介绍,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创记录的“十五连丰”,近4年都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多公斤,明显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粮食安全平均线水平。

有望再迎来一个丰收年

谈及今年的粮食生产情况,韩长赋介绍,夏粮和早稻已经丰收,夏粮增产。秋粮面积和去年基本持平,大部长势良好,现在秋收已经开始,目前已近三成。“如果未来两个星期内,不发生大的台风或者霜冻这样的自然灾害,今年又迎来一个丰收年,有望第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关于粮食安全,韩长赋介绍了三个方面:

强化政策支持。首先是巩固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和生产者补贴这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守住耕地红线。在全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每年建设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全国将完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可以基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强化科技支撑。包括科技研发、现代种业、现代农机装备,现在主要农作物品种大体5年就可以大规模更换一次。集成推广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生产技术。现在全国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已经提高到了374.7公斤,这是新中国刚成立初期的5倍多。

韩长赋强调,要保持粮食安全的长期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5.4亿亩耕地在进行流转

土地是农业之本,也是农民的命根子。韩长赋指出,下阶段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重点是“三块地”。

承包地。韩长赋介绍,这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实行“三权分置”和搞好30年的延包,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更好地激活土地权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现在全国耕地有5.4亿亩在各种主体间进行流转,有7200万户的农户参与了流转土地。“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的确权登记,这为下一步的30年延包打下了基础。从明年开始,将选择一部分县市进行延包试点,总结经验,在试点基础上形成全国的配套政策和延包的办法,确保这项大政策能够很好地衔接、平稳地过渡。”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并且经过三分之二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入市。据测算,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4200多万亩,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

农村宅基地。2015年全国已经有33个县开展了改革试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稳慎推进的原则,再选择一批县和市,深化改革试点。重点是以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为抓手,探索落实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保证宅基地农户的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权,既保障农民权益,又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韩长赋说。

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

“这两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局良好,取得了积极成效。”韩长赋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抓了几件事:

科学制定规划。中央印发了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配套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各省出台了省级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大多数市县也制定了市县规划和方案,从中央到地方,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任务书、施工图都已经明确。

推广浙江经验。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系统总结了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转发全国。“现在,我们与浙江正在共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省,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全国乡村振兴。”韩长赋说。

展开工作布局。韩长赋介绍,现在,农村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乡土产业,去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超过8000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接近3000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经全面推开,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厕所革命,去年已经完成1000万农户的改厕。“另外,我们选择了100个县、100个乡镇和1000个村开展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

强化机制保障。近期,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为推动乡村振兴实施提供了政治和组织保障。另外,农业农村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土地出让收入更多投向农业和农村的改革方案、建立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等,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已经提出了2020、2035和2050年三个阶段性乡村振兴目标,并明确由中央农办和农业农村部负责牵头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将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韩长赋说。(记者 邱海峰)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黄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