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情况

2020-02-02 17:23 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2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原材料工业司司长王伟,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出席会议,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副主任徐朝锋主持。以下为会议文字实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副主任 徐朝锋: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冒着大雪出席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我们当前的主要政治任务,最近我们的心情跟大家一样很沉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的伤害,对此我们深感痛心。今天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先生,原材料工业司司长王伟先生,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女士,为大家介绍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请黄利斌先生做相关情况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黄利斌: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人心,武汉市及各地患者和家属的心情我们感同身受。党中央、国务院对应对疫情高度重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全国各条战线、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紧急动员起来,全国一盘棋,共同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斗争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肩负着紧急协调、调动各方资源,保障医用防护服、护目镜和眼罩、医用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保障的重点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时值春节,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大多放假,我们迅速调动全系统的力量,动员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在全系统、各地方的艰苦努力下,医用防护服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产复工比例稳步提升,重点物资产量逐步增加。同时,我们紧急协调用好按日美欧标准加工用于出口的医疗物资,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国际采购,加大医用防护服等最紧缺物资的调动力度,全力支持武汉等重点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连日来医疗物资保障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春节员工放假、企业停工停产、原材料供应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内产能与突发疫情下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缺口,我们本着先保重点急需、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物资保障的重心放在了武汉,别的地方的医疗物资保障也同样面临缺口。我们也注意到,即使在武汉,医用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重点物资也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为了节省医用防护服,有的医护人员尽量少喝水、少吃饭、少去卫生间,这令我们十分的感动,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

昨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到我部视察工作,听取了医疗物资保障情况的汇报,看望慰问了坚守工作岗位的干部职工,对下一步的医疗物资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使我们倍受鼓舞。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医疗保障的艰巨任务,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一定能够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我先就简要介绍这些情况,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

请问曹司长,苗部长在调研时说到我国口罩产能每天2000万只,实际产能到底恢复到多少,是否所有口罩生产企业都开工了,依旧满足不了暴涨的需求?是否这样,您对此怎么看?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 曹学军:面对严峻的疫情,多生产一只口罩就是为百姓和医护人员多一重保护。1月21日联防联控机制成立以来,我部全力动员企业复工复产,由于处于春节假期和疫情扩散的特殊时点,及时恢复生产有一定难度。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目前产能恢复率60%左右。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迅速组织当地重点物资企业复产复工。我们相信今后复工率将明显提高,市场供给将有所改善。

当前市场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而我们的供应存在缺口,国家采取了紧急措施。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1月24到30日7天内共进口口罩5600多万只,其中30日当天进口量超过2000万只,这对我们缓解供需矛盾起到一定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口罩复产扩产工作,提高市场的供给能力。

央视新媒体中心记者:

工信部协调各地发往武汉的医疗物资有多少?通过什么流程和标准来配送发放?如何监控的?

黄利斌:自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起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充分发挥工作机制医疗保障组组长单位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抓好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的统一调拨,全力满足武汉疫情防控需求。据初步统计,截止到昨天晚上的24时,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发送医用防护服13.6万件,已抵达11.7万件;N95口罩发货13.4万个,已抵达13.1万多个;护目镜包括医用隔离面罩发送18.8万个,已运抵11万个。国内出口加工企业向湖北紧急调拨了部分欧标防护服,还有一部分进口及海外捐赠的欧标、日标防护服分期分批运抵武汉,这些物资我们全部交付给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挥部统一发放。按照国务院部署,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根据武汉疫情防控需求,对医用防护服、N95口罩、医用护目镜,负压救护车及相关药品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调拨。工业和信息化部向部分重点医用物资生产企业派驻了特派员工作组,对医用防护服生产和发运情况进行督导,最大可能增加产能,将当天生产的重点医疗物资统一交由收储企业运输,定时调度、追踪运输物流和到货情况,实施闭环管理,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生产调运全程可控、按时运抵武汉,全部交给湖北省疫防控指挥部统一负责调配和发放。湖北省有关方面有专人全程与我部对接物资的调拨,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地方的沟通衔接,力保把紧缺的医用物资运到最需要的地方。

科技日报记者:

昨天克强总理视察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能否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个平台的相关情况?第二个问题,这个平台是一个临时的平台,还是以后成为我国一个应急的保障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 王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了保障重点医疗物资的调配,我部组织开发了国家重点物资保障平台,主要用于收集统计分析监控调度各类重点物资企业产能、产量以及库存等方面的情况。目前来讲这个平台监控了7大类21个小类的重点医疗物资,已经完成了主体功能模块的建设,对医用防护服、口罩、护目镜、药品等等重点医疗物资实施在线监测。截止到1月31日,共有400余户企业入库,超过300个企业每天实时更新数据,对这段时间以来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刚才说的这些物资之外,其他的物资相关信息我们也在统计当中。比如说像消杀用品,当中除了西藏和新疆建设兵团没有这方面的产品生产外,其他各个省市都陆续上报了,这些数据进一步整理纳入到这个平台当中。应该来说,这个平台建立之后,会长期发挥它的作用。

昨天李克强总理指出,当前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保障好重点医疗物资是科学有效防控的基本条件。

下一步,平台将优化建设重点医疗物资供需平衡和调度功能,切实支撑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点物资保障工作。我们觉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司其职有效配合就是效率。这个平台包括我们今天开的这个新闻发布会,我认为都是我们要做到信息公开,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共同完成这项重要的工作。

凤凰卫视记者:

目前防护物资中是否存在短缺的情况,缺口有多大?特别是武汉的情况怎么样?下一步有什么计划提高产能?

黄利斌:随着疫情的蔓延,各地疑似和确诊的病例呈现上升态势,对医疗物资的需求激增。目前,我们对各地提出的重点物资需求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主要包括医疗防护用品、消杀用品、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五大类100多个品种,需求量大,品种规格多。我们进行了分品种的需求分析,研判需求增长的态势,未雨绸缪制定重点防疫物资产能排产和扩产计划,以实现供需协调匹配,按需保障。

在这些物资中,目前大体上分为三个大类:

第一类是非常紧缺的。主要是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重点防护用品,这些也是目前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供需最为紧张的。对这些供需紧张的医疗物资,春节期间我们全力推动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至2月1日,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经达到了2万件,比1月28日的0.87万件翻了一番多,生产量基本用于湖北和武汉地区,其他地区吃的基本上是库存。

第二类是相对紧缺的。虽然短期内供需方面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是可以通过生产企业的加班加点,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比如负压救护车,近期可以完成国家下达的200台生产任务,除了武汉外,还可以兼顾到其他省市的需求。

第三类是可以尽保的。我国的消杀用品、体温检测仪等产能充足,生产供应可以满足基本的需求。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我们对最紧缺的医用防护服实施了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调拨,千方百计落实货源,加紧组织生产和调运,竭尽全力保障湖北、武汉等重点地区的防控物资需求。随着疫情的发展,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全国的统筹工作。1月24日以来,武汉向医疗物资保障组提出了多个批次的物资需求,目前主要缺口还是在医疗防护服和医用的N95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对于物资的具体需求量,国务院已请卫健委牵头,工信部参加进行科学的测算,以便能够精准对接,更好的开展重点物资的调配。

为加强医疗物资的保障工作,我们将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第一,加强动员部署和组织协调。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动用中央储备来保证疫区需要。

第二,聚焦重点骨干企业产能挖掘,狠抓复工达产,切实发挥好驻企特派员工作组的作用,全力协调解决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突出问题和困难,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物流运输、进口通关等问题,快速增加有效供给。

第三,推动出口标准和中国标准的衔接,使符合欧盟标准、美国标准的出口产品能够在中国的一些领域中使用。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采购来解决国内需求。

经济日报记者:

现在消杀用品产能如何?疫情如果短时间得不到落实,消杀物品是不是也会短缺?如何保障供给?

王伟: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消杀用品除了需要保障医护人员要求、重点疫区要求外,还要满足社会各界对它的需求,前期物资保障工作的重点是武汉,湖北,这是我们的重要防线,因此,在湖北第一批提出500箱消杀用品需求时,我们考虑到医护人员和当地社会需求,调拨了3.2万箱。

下一步,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等各方面逐步恢复正常,我们预计未来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总体上,84消毒液、手消液和75%医用酒精,从目前供给能力来讲是完全可以满足需求的。我们统计的消杀企业433家,其中84消毒液企业95家,平均开工率目前仅60%,日产量1579吨,另有库存1908吨。84消毒液的原料是次氯酸钠,按照一般含5-6%计算,日需求100吨。目前我国次氯酸钠日产能1万吨左右,目前虽然复产率不是特别高,产量也能接近5000吨,因此,84消毒液生产是有原料保障的。按照大家习惯的瓶和箱为单位,每吨平均67箱,随着企业逐渐复工,84消毒液的生产能够满足医院和社会需求,当然,我们还是要重点保障医院,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手消液生产企业70家,每天产量目前已经达到了140吨左右,库存还是有200余吨,供应总体来说也是没有问题。医用酒精生产企业59家,日产能407吨,产量达到200多吨,复产率55%,而且在逐步提高,此外,我们还有乙醇生产企业可以做95%以上含量的酒精,日产量900亿吨,能够保证医用酒精原料供应。

当然,对于社会上反映买不到的现象,我们高度重视,经分析,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消杀用品生产企业开工率总体不高,虽然部分企业陆续恢复生产,但达产率仅40%到60%不等,现有产能还没有完全有效释放,而且由于产能布局不均,有的省有消杀用品生产企业,有的没有,有些省份需要的产品品种在本地短期出现了供应紧张的状况。二是消杀用品的全产业链配套受到阶段性制约,手消液产品进入市场必须要有包装瓶,医用酒精也需要玻璃瓶,而且市场多数是小包装的需求,多为500毫升,有些200毫升、100毫升就够了,做这些包装瓶的企业,春节期间放假比较多,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包装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因为从产能来讲,国内都是供过于求。三是产品的运输问题,怎么能够保障运输司机,安全顺利的把货物运输到目的地后,还能够继续执行下一次任务,各省采取很多措施来保障我们的物资运输,我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物资调配将更为有效。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根据需求增长的态势做好供应方面的相应准备,完善相应的生产指导和调拨工作体系,督促尚未复工和产能不足的企业尽快复产并提高产能,加快运输配送方面的协调,并掌握湖北和其他地方供应保障情况,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借这个机会还想谈一个观点。在座的对当年福岛核电站泄漏抢购食盐事件应该有记忆,那次有些人抢购的盐,到目前为止还没用完。当时盐产能全国4000万吨,食用盐需求一年下来800万吨足够。过去靠海盐、靠天吃饭,现在我们有了井矿盐,需要就可以抽出来。

我们有共同的责任,把现在相对来讲紧缺的物资更加均衡分配到所有需要的人手里,而不是说先囤半年用量,这个就会人为造成紧张,拜托各位共同做好这方面的宣传。

人民邮电报记者:

曹司长,N95口罩和普通口罩缺口比较大,不太好买,这个N95口罩和普通口罩,每天的产能情况是什么样?第二个问题是日常佩戴普通口罩的防护作用就已经足够用了,哪种场景下必须用N95口罩。

曹学军:我们口罩企业复工率是60%,按照总产能我们一天的产量超过1000万只。大家关注的N95是原本指美国的一个过滤效率标准,是用于工业防尘和防雾霾的,实际对应着两类产品,一个是防尘的N95,这位记者戴的这个就是防尘的N95口罩;还有一类是过滤效率达到95%的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要求更高一些,不仅在防护的性能上,在生产的环境,还有企业的资质上都有严格要求,医用防护口罩效率也是95%以上,这类产品的产能60万只每天。通常医用防护口罩用于医院隔离病房、发热门诊等场合,平时用量不大。关于口罩日常防护中的使用问题,最近疾控中心专门推出了有关口罩使用的权威指南,提出口罩要分级分类使用的意见,大家可以参考。

王伟:我补充一下。关于口罩的问题,我们前一段时间做一个统计,目前复产率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疫情发生之后,26号、27号我专门去了河南平顶山,目前河南新乡14家企业全部复产,地方力度非常大,其他地方也在陆续恢复。N95口罩据我所知有三种,包括N95医用,还包括我们防雾霾的,还有包括我们工业防护的或者非医药防护的。老百姓对很多概念不是太了解,我觉得常识这些事情大家有责任让大家了解。

另外,口罩本身隔离效果和它的生产工艺都是直接相关的。口罩生产原料主要是高熔指纤维聚丙烯,国内产能比较充足,2019年国内产量约90万吨,一吨可生产一次性外科口罩90-100万只,而生产N95医用防护口罩只能是20到25万只。原料供应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原料怎么能够保障供给,这里面很多信息不对称。除了这个调度平台之外,像我们有一些行业协会也在配合我们共同做工作,他们把供方和需方进行对接。

大家对口罩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我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口罩是不一样的,不进红区戴N95口罩是一种浪费,在红区之外我们普通的医用防护口罩都可以解决问题,它相当于可以对紧缺原料实际上是一种合理的利用。同时保护我们健康,我就做这点补充。

央广记者:

目前全国各地都面临防疫任务,在紧急调拨物资援助湖北、武汉的过程中,国内有哪些地方、哪些方面作出的贡献最大?

黄利斌: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都出现了确诊病例,均面临着不同的疫情防控压力,但大家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大协调的力度,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并克服自身的困难,积极配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对紧急医用物资的统一调度,尽最大努力完成调拨任务。“节衣缩食”全力确保湖北地区的防控需要。比如说,广西把地方储备的7000多套国标医用防护服,紧急支援武汉。又比如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也是在医用防护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地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河南、安徽、山东、广东等医用防护服生产大省,也都面临着供需平衡的问题,但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坚强组织下,尽全力支援湖北武汉的需求,可以说这些地方是尽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地挖掘了潜能,牺牲了小我,保全大局。这些地方疫情也呈上升的态势,比如说河南现在确诊病例有400多例,安徽有340例,广东有600多例,山东也有220多例,我们也将兼顾统筹做好这些地方的需求。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方面聚焦聚力、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保障重点疫区的防控所需。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随着节后复工,各单位都对体温测试提出要求,对红外体温检测仪有什么需求,目前产能能否满足?

王伟:应该来讲,应对疫情的保障机制启动以后,我们及时积极的协调全国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到目前为止复产达到50%左右,同时我们也是按照全产业链的衔接,跟刚才消杀用品物资同样的问题,生产企业复工率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共收到各地各方面来自红外体温检测仪需求的大概2万台,手持式是30余万台,总体来看大家提的需求是初步的预估,还需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做出科学的测算。我们预计,整个需求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大概6万台,手持式约55万台。目前我们产量情况看,现在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目前产量每天都能够有700到800,总的产能1500台;手持式就比较大了,这个产能达到每天15000台。生产企业陆续复工,初步判断基本上是能够满足需求,除非未来需求大幅上升。我们会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对一些目前还不需要,但是如果企业有意向恢复生产或者要扩能,采购设备,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现在人民银行这些单位都行动起来了,各大银行都表示对这类企业扩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请问黄局长,现在看来除了湖北的疫情在加重以外,其他各省市的疫情也在发展,同样需要各种医用物资的及时供应和充分保障,请问工信部对这种需求有何部署和安排,全国生产能力全部动员起来后能否满足这个需求。

黄利斌:在各部门、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下,重点医疗物资的生产供应在加快恢复,但随着疫情的发展,需求量也呈快速上升的态势,物资保障压力相当艰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物资的保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的批示指示,李克强总理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医疗物资的保障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及时向各地区、各部门下发了《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的复工复产和调度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迅速组织本地区医用防护服等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的生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明确对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实施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调拨。

为统筹做好全国防控物资的保障工作,我们加快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物资保障工作机制。

一是千方百计落实物资供应来源,确保物资集中配送到疫情防控的一线。

二是梳理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保障需求,督促协调重点生产企业尽快复工达产。建立了驻企特派员制度,向17家重点企业派驻了由司局长带队的特派员工作组,帮助企业恢复并扩大生产,监督物资统一调拨。

三是研究建立疫情防控物资收储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重点医疗物资的收储制度,确保未来能有效应对全国各省的需求。

四是建立重点物资供需精准对接机制。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把握好合理的需求和供给规模,提前安排符合要求的企业转产达产增产。

五是根据各地区的疫情现状、感染人群类别及变化趋势,动态跟踪产需变化情况,定期开展与企业产能和生产情况的供需对接,进一步细化重点防疫物资产能扩产和排产计划,努力实现疫情防控物资供应能力与实际需求的匹配,确保稀缺物资能够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六是千方百计拓展重点物资多元化的供应渠道。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口标准和中国标准的衔接,对从国外紧急进口符合欧美日等医用防护服标准的产品,企业能够提供境外医疗器械上市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并作出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的,可以应急使用。此外,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经严格消毒可以重复使用的产品,将按照相关的标准重复利用。

徐朝锋:感谢三位司长,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特殊时期参加我们的发布会,大家注意防护,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后期更多信息请关注工信部网站和工信微报,谢谢。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