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北乐亭:盐碱地变身“聚宝盆”

2020-06-17 18:27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6月17日,乐亭县姜各庄镇二节村村民在由盐碱地改良而成的稻田里除草(无人机照片)。

河北省乐亭县近三分之一乡镇濒临渤海,约5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盐碱地带。近年来,乐亭县持续对境内盐碱地区域进行改良开发和高效利用,通过改善排水灌溉系统、引进培育抗盐碱农作物品种、发展滨海养殖业,累计改良利用盐碱地近16万亩,使昔日瘠薄的盐碱地成为助农增收的“聚宝盆”。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在乐亭县姜各庄镇境内滨海盐碱地上建起的海参养殖基地(6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河北省乐亭县近三分之一乡镇濒临渤海,约5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盐碱地带。近年来,乐亭县持续对境内盐碱地区域进行改良开发和高效利用,通过改善排水灌溉系统、引进培育抗盐碱农作物品种、发展滨海养殖业,累计改良利用盐碱地近16万亩,使昔日瘠薄的盐碱地成为助农增收的“聚宝盆”。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617日,乐亭县姜各庄镇二节村村民在由盐碱地改良而成的稻田里除草(无人机照片)。

河北省乐亭县近三分之一乡镇濒临渤海,约5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盐碱地带。近年来,乐亭县持续对境内盐碱地区域进行改良开发和高效利用,通过改善排水灌溉系统、引进培育抗盐碱农作物品种、发展滨海养殖业,累计改良利用盐碱地近16万亩,使昔日瘠薄的盐碱地成为助农增收的“聚宝盆”。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3000000_副本.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钟云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