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综述:马来西亚人士表示联合申遗成功体现马中密切联系

2020-12-18 20:59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吉隆坡12月18日电 综述:马来西亚人士表示联合申遗成功体现马中密切联系

新华社记者 林昊 王大玮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多位马来西亚政府官员和参与申报工作的民间人士表示,本次申遗成功反映了马中两国深厚的历史联系和密切的人文交往。

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长南希·舒克里当晚在声明中表示,这是马来西亚首次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的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具有非凡意义,马中自古以来结成的深厚联系为马形成多元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参与申报工作的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对华特使颜天禄表示,本次申遗成功体现了马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和相同的文化背景,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颜天禄说,送王船是马来西亚华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由迁居南洋的中国人带到马来西亚并传承,在马来西亚和中国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与联合申遗的马来西亚侨生公会总会长颜泳和介绍,据说,马来西亚送王船活动始于1846年。1905年举行的送王船活动首次有文字和照片记载,也是世界上首次用照片记录的送王船活动。此后,马来西亚分别于1933年、2012年、2017年和2020年又举行了四次送王船活动。

颜泳和告诉记者,在中马两国政府支持下,双方共有近30个机构参与了联合申遗工作。他认为,本次申遗体现出海外华侨华人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马两国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的愿望。

“作为海外华人,这次能与祖籍国一起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可,我们每一个海外参与者都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颜泳和说,“我们会进一步在海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李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