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东西部携手共聚力 工业园区助脱贫

2020-12-20 18:4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12月19日,工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岔白工业园区一家制衣企业的生产车间检测产品质量。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加强东西部协作,出台政策积极发展地区产业,打造工业园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据了解,目前黔西县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46家,产业布局以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共吸纳7千余名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6600名。

新华社发(范晖 摄)

12月20日,工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岔白工业园区一家制鞋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鞋面粘胶作业。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加强东西部协作,出台政策积极发展地区产业,打造工业园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据了解,目前黔西县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46家,产业布局以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共吸纳7千余名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6600名。

新华社发(范晖 摄)

12月20日,工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岔白工业园区一家饲料生产企业的车间堆放原料。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加强东西部协作,出台政策积极发展地区产业,打造工业园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据了解,目前黔西县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46家,产业布局以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共吸纳7千余名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6600名。

新华社发(范晖 摄)

12月20日,工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岔白工业园区一家饲料生产企业的车间卸载原料。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加强东西部协作,出台政策积极发展地区产业,打造工业园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据了解,目前黔西县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46家,产业布局以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共吸纳7千余名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6600名。

新华社发(范晖 摄)

12月20日,工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岔白工业园区一家制鞋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鞋面烘烤定型。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加强东西部协作,出台政策积极发展地区产业,打造工业园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据了解,目前黔西县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46家,产业布局以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共吸纳7千余名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6600名。

新华社发(范晖 摄)

12月20日,工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岔白工业园区一家制衣企业的生产车间加工服装。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加强东西部协作,出台政策积极发展地区产业,打造工业园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据了解,目前黔西县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46家,产业布局以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共吸纳7千余名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6600名。

新华社发(范晖 摄)

12月20日,工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岔白工业园区一家制鞋企业的生产车间烘烤线头。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加强东西部协作,出台政策积极发展地区产业,打造工业园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据了解,目前黔西县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46家,产业布局以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共吸纳7千余名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6600名。

新华社发(史开心 摄)

12月19日,工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岔白工业园区一家制衣企业的生产车间熨烫服饰。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加强东西部协作,出台政策积极发展地区产业,打造工业园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据了解,目前黔西县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46家,产业布局以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共吸纳7千余名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6600名。

新华社发(史开心 摄)

xiaoiao.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