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国天眼”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

2021-03-29 17:04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3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 

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3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 

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3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夜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3月27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总控室内工作 。 

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3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 

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3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 

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3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夜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3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无人机照片)。 

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3月27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总控室内工作 。 

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006.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