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黑龙江东方红站完成改建

2022-07-31 21:24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这是东方红站站房(无人机照片,7月30日摄)。

7月31日,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东方红站完成改建。 东方红站为密(密山)东(东方红)铁路终点站,始建于1958年。60多年来,东方红站承担着运输粮食、木材和生活物资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有东方红站已经很难满足当地交通运输需求,于2021年8月1日动工改建。

改建后的东方红站共有地上和地下三层,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新建站房从进出站设置上采用“平进平出”模式,将更加适应铁路“公交化”高效运转方式。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东方红站站房(无人机照片,7月30日摄)。

7月31日,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东方红站完成改建。 东方红站为密(密山)东(东方红)铁路终点站,始建于1958年。60多年来,东方红站承担着运输粮食、木材和生活物资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有东方红站已经很难满足当地交通运输需求,于2021年8月1日动工改建。

改建后的东方红站共有地上和地下三层,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新建站房从进出站设置上采用“平进平出”模式,将更加适应铁路“公交化”高效运转方式。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东方红站站房外围铁路沿线景色(无人机照片,7月30日摄)。

7月31日,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东方红站完成改建。 东方红站为密(密山)东(东方红)铁路终点站,始建于1958年。60多年来,东方红站承担着运输粮食、木材和生活物资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有东方红站已经很难满足当地交通运输需求,于2021年8月1日动工改建。

改建后的东方红站共有地上和地下三层,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新建站房从进出站设置上采用“平进平出”模式,将更加适应铁路“公交化”高效运转方式。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7月31日拍摄的东方红站站房。

7月31日,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东方红站完成改建。 东方红站为密(密山)东(东方红)铁路终点站,始建于1958年。60多年来,东方红站承担着运输粮食、木材和生活物资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有东方红站已经很难满足当地交通运输需求,于2021年8月1日动工改建。

改建后的东方红站共有地上和地下三层,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新建站房从进出站设置上采用“平进平出”模式,将更加适应铁路“公交化”高效运转方式。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7月31日拍摄的东方红站站房。

7月31日,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东方红站完成改建。 东方红站为密(密山)东(东方红)铁路终点站,始建于1958年。60多年来,东方红站承担着运输粮食、木材和生活物资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有东方红站已经很难满足当地交通运输需求,于2021年8月1日动工改建。

改建后的东方红站共有地上和地下三层,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新建站房从进出站设置上采用“平进平出”模式,将更加适应铁路“公交化”高效运转方式。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东方红站站房外围铁路沿线景色(无人机照片,7月30日摄)。

7月31日,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东方红站完成改建。 东方红站为密(密山)东(东方红)铁路终点站,始建于1958年。60多年来,东方红站承担着运输粮食、木材和生活物资的重要使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有东方红站已经很难满足当地交通运输需求,于2021年8月1日动工改建。

改建后的东方红站共有地上和地下三层,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新建站房从进出站设置上采用“平进平出”模式,将更加适应铁路“公交化”高效运转方式。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1.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杨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