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发布>> 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4月14日   来源:新华网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我们请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中国组委会秘书长万鄂湘先生,他将向大家介绍今年9月在中国召开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筹备工作方面的情况。同时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外事局局长刘合华先生。 现在我们先请万先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请两位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万鄂湘]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将于今年9月4日至10日在北京、上海举行。这是建国15年,就是继1990年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之后,中国再次作为东道国举办该项重要国际会议。 中方对举办此届大会非常重视。

  [万鄂湘] 2005年3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中央政法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一些著名法学院及北京和上海市政府等相关领导人组成的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中国组织委员会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万鄂湘] 这标志着这届大会的组织工作全面启动并进入实质性筹备阶段。目前,在中国组委会领导下,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中国组委会有信心把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办成一个高水平的大会,办成一次我国对外交流的盛会,办成一次世界法律界的盛会。

  [万鄂湘] 中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世界法学家协会名誉主席肖扬担任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中国组委会主席。在中国组委会成立大会上,他以中国组委会主席的名义向各国法律界人士和朋友们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到中国来,参加在北京和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为加强国际法律界的交流和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万鄂湘] 世界法学家协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与我国交往,于1990年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并发表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北京宣言》。那次大会非常成功,不仅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效,给世界各国法律界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对开展我国法律界与外国法律界的交往与合作、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万鄂湘] 2003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世界法律大会以后,世界法学家协会表示希望2005年的世界法律大会能够再次在中国召开。2003年11月,世界法学家协会专职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汉内白丽专程来北京、上海进行实地考察后表示,中国自1990年非常成功地举办了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以来,经济建设、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如果2005年的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能在中国召开,将给各国法律工作者留下深刻印象并使这次大会成为协会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大会。

  [万鄂湘] 2005年1月25日至2月2日,世界法学家协会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汉内白丽女士等来华访问,就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筹备工作中的一系列有关事宜与中方有关部门进行了商谈,取得了广泛的共识。经双方协商,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将于2005年9月4日至10日在北京和上海举行。

  [万鄂湘] 经过与世界法学家协会协商,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的主题定为: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致力于探讨法治的深刻内涵及其在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面临的挑战。围绕这一大会主题,会议将讨论的22个专题可以分为六大类:第一类是各国法律制度和国际司法合作的问题,如法律、法治与法院、反腐败的国际合作、国际刑法、司法审查与行政诉讼、程序公正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第二类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法律问题,如人权:世界和平与发展,联合国的地位、作用与改革,国际恐怖主义,司法与传媒等。

  [万鄂湘] 第三类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所涉及的问题,如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发展与完善、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法、国际服务贸易、海事海商法、知识产权法、不动产与财产法等。第四类是法律和社会如何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如网络安全和医药技术对法律的挑战。第五类是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如家庭法、公共健康危机与卫生法、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国际环境法、资源法和能源法等。第六类是法学教育问题,包括新世纪的法学教育与续职法律教育等议题。

  [万鄂湘] 同时,在大会举行期间还将举行模拟审判,由若干国家首席大法官和国际法院大法官组成合议庭,对国际上有现实意义的虚拟案件进行审理。

  [万鄂湘] 大会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闭幕式、专题讨论会、法律日暨招待会、模拟法庭和国家领导人会见等。开幕式拟请国家领导人出席、致辞,并在开幕式前礼节性会见与会的部分贵宾;法律日暨招待会活动拟请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中国组委会主席、世界法学家协会主席及北京市市长讲话;告别宴会由肖扬首席大法官和上海市市长出席并致辞。大会将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分阶段举办,北京两天半,上海两天,两地均安排专题讨论,北京阶段的开幕式、专题讨论和模拟法庭等活动拟在人民大会堂进行。

  [万鄂湘] 大会在闭幕式上将发表《宣言》并通过决议,反映国际法律界对法治与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所达成的广泛共识和最新研讨成果。 为保证大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筹备工作和大会期间的组织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兼任秘书长;秘书处下设办公室、会务部、专题部、宣传部、总务部、保卫部等六个部门,按照其职能分工,具体落实会议的总体方案。 会议代表分别由国内外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等构成,中方代表还将包括人大、政协及政府部门的人员,共计约1500人,其中外国代表500余人。

  [万鄂湘] 中方代表的组团方式拟以界别组团为主,即以中央相关部门或全国性相关组织组团为主,如个别界别组团确有困难,则由大会秘书处专题部根据议题需要,在给各组委会成员单位预留一定名额后,分配给各省、市、自治区,由地方高级人民法院牵头按名额要求和界别比例组团。 中方参加会议的论文和参加专题讨论的中方人选的推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组委会将分别商请高等法律院校、学术团体、科研部门和有关国家机关落实论文写作等事宜。

  [万鄂湘] 22个专题讨论中有7个专题的主席将由中方担任,其他15个专题由中方选出共同主席,并且每个专题有1—2名中方发言人。目前已初步确定,肖扬院长代表亚洲将在“法律、法治与法院”专题讨论部分作主旨发言;国际法院院长史久镛将担任模拟审判的主审法官,其他9—10个国家的首席大法官由谁与他坐在审判台上,将会根据报名而定,他们将穿自己国家法院的法袍。我们还有一个想法,中方还将推荐中国的法官、律师参加模拟审判活动,因此有关律师的选派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万鄂湘] 最后,这么重大的活动,新闻界的朋友是不可缺少的,欢迎国内外法律界的同行们和新闻界朋友们到中国来参加大会或者采访报道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中国期待着世界法律界的盛会,并预祝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主持人杨扬] 现在请提问。

  [CCTV《社会与法》记者] 15年以前,世界法律大会在我国成功地召开了一次,15年以后,第二十二届法律大会再次在我国召开。请问万院长,在这15年当中,我国在立法、司法和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各个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

  [万鄂湘]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的的确确,事隔15年,1990年大会时,我是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的联络员,现在我成为了这次会议的秘书长。从我自己人生走过的15年中体会到,中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法律教育和法学教育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从立法方面来看,这15年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体现,刚好也是15年,就是从那年开始,就是我们的行政诉讼制度确立。就是说有了行政诉讼法,我们国家公民权的保护得到了一个实质性的飞跃。

  [万鄂湘] 还有最近几年,我们以人为本的概念出现,特别是去年,我们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进去,还有一系列法律方面的修改,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立法方面的进展。 从司法角度看,我们司法的制度性的改革也进入了非常重要的程序。我个人体会最深的就是我们司法的透明度大大地提高了,特别是借助于WTO的加入程序,WTO程序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提高透明度。

  [万鄂湘] 大家对我们司法审判改革体会最多的就是透明度的增加,特别是很多审判在很多国家都不一定能够达到庭审直播,还有很多案件的裁判文书在宣判的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可以在网上查到。我跟其他国家的法官们共同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他们感觉到,的的确确司法的透明度和民主化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从5月1号开始,我们要实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也是司法民主和公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

  [万鄂湘] 从法学教育看,我也是有亲身体会的,因为在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法学教授。从一个法学教授到一个司法官的转变,我也亲历了这十多年来我们法学教育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法学教育从过去的无到有,从有又到无,现在是蓬勃发展的时期。并且法学教育的国际化或者相互之间的交流、交往越来越多。我们中国法学界在世界上发表重要的研究论文或者是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同时,我们还看到,更多的法学教授也正在加入司法队伍,我本人是之一,还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常务副院长曹建明教授,现在也成了司法界非常有名的人物。

  [万鄂湘] 高级法院、中级法院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司法改革的过程或者加入到司法队伍当中。 最后我想提一点,就是我国司法界与国际司法界同仁们的交往日益增多。因为我们每年都要邀请20位左右的各个国家的首席大法官和最高法院的院长到中国来访问。每年我们也派出300多名各级法院的法官到各个国家去学习和参加国际会议。每年我们还要接待其他司法机关到中国来访问的人员将近800人。这样频繁的交流和访问,使我们国家的司法体制改革和我们国家有关的法学研究、教育和交流合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京报》记者] 万院长介绍时提到这次世界法律大会有一个议题就是人权,我想提一个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湖北杀妻案,有专家评论湖北杀妻案折射出在司法实践中的错判错杀,案件有一个共性,就是审判机关的价值趋向是疑案从轻,而不是疑案从无,从互相配合到互相制约。请问万院长,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存在这些问题?最高院在司法保障人权方面有哪些举措?如何完善和改进?谢谢。

  [万鄂湘]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的确,现在很多的头条新闻都涉及到湖北佘祥林杀妻案再审的结果。非常巧合的是,昨天我们新闻办也发表了《人权白皮书》,当中有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司法的保障问题。在谈有关情况的时候,我想简单向大家讲讲我们国家司法体制上级别管辖的问题,这当中涉及到由于佘祥林案件最早是以谋杀罪或者是命案的概念提出来的。

  [万鄂湘] 它的第一审是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这样的案件最早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二审到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审查荆州市人民法院有关案件的时候,感觉到存在疑点,就发回重申。发回重申以后,有疑点存在的情况下,他们就把这个案件又发回到原审最基层法院,即金山县人民法院审理。

  [万鄂湘] 也就是说,在起诉这个案件的时候,已经就不是作为一个谋杀罪确定的案件,能够判死刑或者是死缓或者是无期的案件起诉,已经是作为一般的案件或者是案情不是非常肯定的案件。因此,就出现了这个案件又回到金山县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情况,这是我们在案件管辖方面要向大家介绍的程序方面的情况。

  [万鄂湘] 从昨天上午审判结果的情况来看,佘祥林最后被宣告无罪,当庭释放。如果当事人不提出上诉,宣告无罪再上诉的可能性没有。反过来还要看看检察院是否提出抗诉,如果检察院不抗诉,当事人不上诉的话,这个案件就是生效的判决。生效判决从审判机关的角度来看,有一些需要值得今后总结和归纳的经验和教训,我想至少有下面三点值得我们考虑:

  [万鄂湘] 第一,对刑法的功能和刑事诉讼制度的作用的全面认识问题。涉及到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在对刑法的功能或者是刑事诉讼制度的作用,除了惩罚和打击犯罪、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的同时,是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或者是同等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保护无辜和维护人权,这也是司法特别是刑事司法的双重功能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第二,我们要用司法的手段来保护人权、保护无辜,那么就要有一个选择,出现疑罪的时候我们有什么取舍,是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轻。

  [万鄂湘] 第三,如果出现疑罪,或者疑罪比较多的情况下,事实有很多疑问的情况下,我们到底是从民意还是从事实?这也是我今天上午听有关新闻评论的时候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三个问题都是非常有逻辑关联性的。不管我们将来有关观念的改变或者更新发生到什么程度,我们都有一个原则,就是审判机关必须要严守,无论是死刑案件还是其他任何案件,审判机关作为一个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严把事实关,确保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万院长,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时候,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席并致词,请问是什么样的领导人?本届大会是否按同样的级别举行?

  [万鄂湘] 第一个问题,有关哪一级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的问题,历次世界法律大会都是由东道国的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开幕式,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的开幕式是由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主席出席开幕式。

  [万鄂湘] 我们正在做有关方面的工作,也希望这次出席会议的国家领导人的层次能够跟以往一样,也希望来的代表的层次是各个国家的首席大法官,至少我们目前看来,代表中目前已经有了确定回复的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还有亚洲和非洲很多重要国家的首席大法官和大法官都已经确定要参加这次大会,有些国家率领非常大的代表团,有的国家是总检察长或司法部长率团出席这样重要的会议。

  [新华社记者] 请问万院长,刚才您在介绍中说,这次大会将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请问这两地是如何进行分工的?怎么样安排议程?第二个问题,我们看到昨天佘祥林的案子已经得到了重申,佘祥林得到无罪释放,据当地的媒体报道,佘祥林和他的家人会就这个案件申请一些赔偿,依您的看法,按照国家的赔偿法,他本人有没有可能获得赔偿?这个赔偿有没有可能包含精神赔偿?谢谢。

  [万鄂湘] 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会议议程的分配问题,我刚才已经简单的提到了,在北京的时间是两天半,在上海是两天,北京主要是开幕式、专题研讨、法律纪念日,还有模拟审判。在北京的时间有15个专题,在人民大会堂各分厅三个议题同时举行,所有的代表可以在这三个议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议题去听。在上海有一个简短的开幕式,上海有7个议题,7个中有1个是重要议题,就是“法律、法治与法院”,专门占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由各个国家首席大法官或其代表发表演讲,包括肖扬首席大法官。

  [万鄂湘] 另外6个是同时在不同的两个厅举行分题讨论,代表也可以在这两者中选择感兴趣的议题进行讨论,这样代表兴趣的分流和不同的专题可以共同进行,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大家发言的机会也会更多一些。上海除了这些有关的讨论活动以外,由于一些首席大法官第一次来中国,我们的外事接待部门还会安排他们到我们的基层法院、高级法院看看我们人民法院的建设情况,这些是前后穿插活动的安排。

  [万鄂湘] 第二个问题,有关佘祥林的案件,他是否有权或者是有可能提出国家赔偿的问题,昨天宣告他无罪的同时,金山县人民法院的法官、审判长已经告知佘祥林,你有这个权利,可以提出国家赔偿的请求。请求数额的多少,根据中国一直以来的司法实践。至于精神的赔偿问题,我们也有司法解释。我相信,各级人民法院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对他的精神损害的赔偿或者是有关其他方面的赔偿提出的要求给予合理或者是公正的判决。

  [人民日报记者] 万院长,据您介绍说,这次世界法律大会的专题设置一共是六大类,共22个专题。请问这六大类22个专题是怎么选择出来的?对中国的法制建设有什么积极意义?

  [万鄂湘] 非常好的问题。这六大类22个专题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提出来的,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不只是我们中国国内的和谐社会,而是把它延伸到在国际上有一个共同的、大家所期望的主题,就是法治与和谐社会。“和谐”这两个字是从WJA,就是世界法学家协会一口同声说出来的,这次的主题就应该追求国际和谐。这个主题提出来的时候,刚好和我们国家所追求的国内的和谐社会是相关联的。

  [万鄂湘] 和谐的概念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想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国际社会共同的兴趣所在。 如果把这22个专题分开,在大家手上的资料中都有介绍。跟我们六大主题相比较的话,恰好他们都是有共同目标的。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它在国际社会当中,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愿意在建设国内和谐社会的同时,也愿意为国际和谐社会或者是和谐的国际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主持人]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