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记者]您刚刚提到生态环境的研究评估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的问题是:到目前为止您掌握的情况,中国境内沿江沿厂设立的大型化工厂有多少?未来怎么防止类似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发生?
[周生贤]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我想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简单地跟你做一个回答。
松花江污染事件发生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沿江沿河化工企业的关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国务院的统一要求和安排,在元旦前后的一段时间,集中在全国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根据排查的情况得知,我国大体上现有化工企业21000多家,其中沿长江、黄河分布的就占50%以上,所以这种布局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选址不合适,二是没有按照“三同时”的原则进行,三是明显存在着安全隐患,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比如我们检查的具有安全隐患的企业就有100多家。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企业的情况,要对这些企业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把最近检查的情况曝光。我们决定在进一步核实的基础上,春节以后在适当的时机把这次检查的情况以及整改的意见,还有发现的好的典型,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如果大家感兴趣,希望你们关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网站。
[鲁广锦]下一个问题。
[中央电视台记者]周局长刚才在谈话当中给我们讲到,目前松花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已经被纳入到国家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松花江被纳入国家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之后,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周生贤]松花江作为我国东北的母亲河,一向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早在1998年就开始规划松花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有些项目已经率先启动,有的项目已经见到了效果。这一次我们是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为什么要进行调整呢?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我国最近专门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向全国发出了加强环保工作的决定。我们根据这个决定的最新精神,对松花江防治污染的规划进行了修改。
第二,根据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暴露出来的最新情况,对这个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以后的规划,突出了我上面介绍的四个特点,究竟这个规划有些什么具体的内容?下面我们请樊先生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樊元生]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在调整以后,初步确定的总体目标是优先保护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到2010年确保流域内90%以上的水源地水质要达标。根据2004年我们在松花江干流支流62个监测断面监测的结果看,有三分之一是达到五类和超过五类的水质。那么,到2010年我们要实现松花江的干流水质达到三类,15条主要支流的水质达到三类或者四类。
具体的任务,一个就是要在沿江的城市里头集中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减少生活污染对江水的影响。第二个就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强制推行清洁生产,来解决工业污染对松花江流域的污染问题。第三个就是加强面源的治理,防止面源对流域水质的污染。第四个就是加强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特别是要提高应急污染能力的建设,防范污染事故的发生。
谢谢!
[美国合众国际社记者]我有几个问题想问您。首先,您是在解振华因松花江污染事故辞职之后上任的,在这个事情上,你是不是认为中石油作为很明显的责任方,是否也应该有类似的官员辞职的处置方式?第二个,你是否可以估计一下,清理整个污染所需要的成本是多少?第三个问题,在处理抚远水道方面的影响,尤其对抚远水道湿地方面的处理问题。
[周生贤]关于你提到解先生辞职的有关问题,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向全国公布了两办的通报。如果你对这个问题仍感兴趣,可以在网上查一查,有关的情况都会找到答案。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爆炸事件与中石化有关的问题,我们国家很重视,专门为此成立了调查组,据我的了解,目前调查组正在抓紧工作,一旦有了结果,他们会及时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关于松花江污染,特别是你提到抚远周边的一些湿地问题,我到现场的湿地勘察过,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我初步考虑治理生态的代价是很大的。目前我们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工作:第一,通过调整松花江总体治理规划这一个渠道来重视这个地方的生态恢复,特别是保护湿地的问题。第二,通过我们第二阶段的环境评价的项目,通过第二个层次来进一步论证这个地方的生态怎么修复,以及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等第二阶段结束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多种形式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
[鲁广锦]这位先生提出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几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松花江水污染治理阶段性成果的话题,但是我们周局长还是一一作了回答。下一个问题。
[香港《文汇报》记者]周局长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刚才您提到,开春以后,松花江因为江水解冻可能会导致局部水域硝基苯浓度升高,我想请问您,有关方面到时候会不会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当地民众的饮用水安全和生产、生活等有关方面的问题?
[周生贤]我很高兴你听得这么认真,记得这么准确,我是讲了硝基苯在个别地方有可能升高,但绝不是超标。所以这方面的情况,我们请陈教授给大家作一个回答。
[陈吉宁]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之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项目,参加这个项目的,国内有近40家科研单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进行了大量的现场采样、测试,实验室的模拟实验和相关的计算。在断面的布置上,每50公里设置一个监测断面进行左、中、右和上、中、下的测试,除此之外对重点的滞水区和缓冲区又增设了50个监测断面进行采样和测定。
从目前观测的80个断面的情况来看,冰中的硝基苯平均浓度是0.00031毫克/升,远远低于国家饮用水源的标准。现在江水中硝基苯浓度基本上未检出或者远远低于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底泥是沙质,硝基苯在绝大部分监测样品中要么未检出,要么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浓度。根据这样一个测定的结果,和我们实验室相应做的一些研究工作,我们会同有关专家认为,今年开春江中的水中的硝基苯浓度会略有上升,但是不会出现大面积超标的情况。即使在个别区域、个别断面、个别时段会出现硝基苯浓度超标的情况,通过我们前一段已经确定的粉末活性炭这样一个技术措施,可以完全确保沿岸城市用水的安全。
[布伦伯格记者]我是布伦伯格的记者,你刚才介绍的是在中国的长江和黄河的沿岸地区分布了大量的化工厂,但是它们的存在已经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了,而且它们也缺少一些污染控制措施。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到现在才开始进行排查,而不是在很久以前就开始这项工作?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一些区域的赔偿和费用的问题,在您估计的治理成本中是不是有医疗费用?公共健康因为污染问题而产生的费用。第三个问题,中国的环境部门尤其是中央,是不是对环境方面的一些破坏,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有些看法和建议?
[周生贤]你提的这三个问题,都挺大。第一,关于长江、黄河沿岸的化工企业到现在才开始治理,我想这个问题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走了与其他国家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了经济的增长。到现在这个时期,我们是采取优化环境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控和治理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关于健康风险评估的问题,以及这方面的成本问题,我在前面通报的时候已经讲到了,列入了我们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对不起,今天我还不能非常准确地告诉你。
你提的第三个问题,我也很感兴趣,我首先感谢你对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在这个问题上,我想给你多说几句,也起一个宣传的作用,机会难得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政府对中国环境状况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果断结束了过去那种先破坏后治理、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重新确定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这个思路的中心内容集中体现在前不久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里面,其核心内容是根据中国当前环境状况的实际情况,确定在当前或今后着重从七个方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解决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七个方面是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的重中之重是污染问题,而解决污染问题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群众饮水安全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最近发出的加强环境保护决定的核心内容。我相信通过认真地贯彻这个决定,中国的环境状况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改观。
谢谢!
[鲁广锦]最后一个问题。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您刚才在发言中提到了我们要更关注水污染的防治工作,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立法的工作,比如对违法企业进行刑事上和资金上的处罚?
[周生贤]中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所以对于各个企业的各种违法活动,我们将遵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治理,切实抓出成效。
谢谢!
[鲁广锦]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