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提振精气神 实干建新功

2023-08-23 22:5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一系列旨在“提干劲、建新功”的重大举措,体现着我们党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鲜明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动真碰硬,严格执纪执法,着力整治心态“佛系”、状态“躺平”、工作“摆烂”等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各地打破综合绩效考核年终“一刀切”的惯例,把平时“算小账”与年底“算总账”相结合,突出过程管理,常态化、动态化监测开展干部履职情况

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重实践”作为主要要求之一,明确提出“实干担当促进发展”的具体目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迈上新的历史征程,攻坚克难,唯有实干。

2023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从“六个如何始终”角度深刻分析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其中之一。

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将“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不担当不作为”列入调研内容。

6月,中央层面召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提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力整治“躺平”“官僚习气”等行为,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

一系列旨在“提干劲、建新功”的重大举措,体现着我们党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鲜明导向。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中央有部署,各地抓落实。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全国多地调研发现,主题教育中各地充分释放促进积极作为、干事创业的强烈信号,通过把准选人用人“风向标”,用好综合考核指挥棒等“组合拳”,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

——凝心铸魂,打牢思想根基,鼓足干事创业精气神。

党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各地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锤炼政治品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坚定从政本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打牢“想干愿干积极干”的思想根基,提高“能干会干善于干”的本领水平。

——突出实绩,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鼓足干事创业精气神的重要体现,是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主题教育中,各地树牢敢担当、善作为的选人用人导向,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将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主要依据;发现、选拔、重用积极担当、奋发进取、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的干部,为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的实干者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岗位平台等;打破隐形台阶,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储备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干事创业“生力军”蓬勃壮大。

——制度发力,为敢闯者松绑撑腰,对“躺平”者动真碰硬。

主题教育中,多地通过鼓励激励机制,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发挥容错纠错机制作用,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细化能上能下机制,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记者调研发现,各地一方面释放容错免责、澄清正名、回访教育等制度体系正向激励作用,为敢干事、敢创新的党员干部卸下包袱、打消顾虑,引导其更加相信组织、依靠组织,轻装上阵、真抓实干。

另一方面精准问责,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动真碰硬,严格执纪执法,着力整治心态“佛系”、状态“躺平”、工作“摆烂”等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用好指挥棒,促进综合考核、评绩用人有机衔接。

精准考核评价是对干部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记者调研发现,各地打破综合绩效考核年终“一刀切”的惯例,把平时“算小账”与年底“算总账”相结合,突出过程管理,常态化、动态化监测开展干部履职情况。

一些地方将综合绩效考核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一体推进,推动“考人”“考事”深度融合,建立“绩由事考、人以绩论”的科学评价体系,考准干部实绩。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考用结合、奖惩分明,将考核结果同选拔任用、晋升职级相挂钩,考出精气神、考出竞争力、考出执行力,营造敢抓善成的政治生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以正在深入开展的主题教育为契机,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就一定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辉煌、创造新业绩。(《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欣)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王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