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大年

2025-01-28 16:28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1月25日,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一位老人在烤制食物。

四川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位于大渡河峡谷旁崇山峻岭间的山坡上,海拔约1800米。2024年7月20日,一场暴雨侵袭,山洪泥石流倾泻而下,给新华村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如今,新华村受灾群众已陆续搬进安置点的新居,家家户户门前贴上福字和春联,村民们在聚居点喜办乔迁宴,往新房搬入新家具家电,大家其乐融融共庆新年。

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四川、西藏等地灾后安置点,了解到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1月25日,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村民参加杨芬家举办的乔迁宴。

四川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位于大渡河峡谷旁崇山峻岭间的山坡上,海拔约1800米。2024年7月20日,一场暴雨侵袭,山洪泥石流倾泻而下,给新华村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如今,新华村受灾群众已陆续搬进安置点的新居,家家户户门前贴上福字和春联,村民们在聚居点喜办乔迁宴,往新房搬入新家具家电,大家其乐融融共庆新年。

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四川、西藏等地灾后安置点,了解到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1月25日,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的一位小朋友在村里奔跑。

四川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位于大渡河峡谷旁崇山峻岭间的山坡上,海拔约1800米。2024年7月20日,一场暴雨侵袭,山洪泥石流倾泻而下,给新华村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如今,新华村受灾群众已陆续搬进安置点的新居,家家户户门前贴上福字和春联,村民们在聚居点喜办乔迁宴,往新房搬入新家具家电,大家其乐融融共庆新年。

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四川、西藏等地灾后安置点,了解到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1月25日晚,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村民在家中闲聊。

四川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位于大渡河峡谷旁崇山峻岭间的山坡上,海拔约1800米。2024年7月20日,一场暴雨侵袭,山洪泥石流倾泻而下,给新华村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如今,新华村受灾群众已陆续搬进安置点的新居,家家户户门前贴上福字和春联,村民们在聚居点喜办乔迁宴,往新房搬入新家具家电,大家其乐融融共庆新年。

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四川、西藏等地灾后安置点,了解到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雪后的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无人机照片,1月26日摄)。

四川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位于大渡河峡谷旁崇山峻岭间的山坡上,海拔约1800米。2024年7月20日,一场暴雨侵袭,山洪泥石流倾泻而下,给新华村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如今,新华村受灾群众已陆续搬进安置点的新居,家家户户门前贴上福字和春联,村民们在聚居点喜办乔迁宴,往新房搬入新家具家电,大家其乐融融共庆新年。

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四川、西藏等地灾后安置点,了解到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1月26日,志愿者在拉孜县曲下镇吉如村安置点为受灾群众书写春联。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是定日6.8级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县之一。今年的春节和日喀则藏历农家新年只差一天,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拉孜县安置点的受灾群众领到了装有牛肉、糌粑、茶叶、红糖、人参果、青稞酒的爱心礼包,安置点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四川、西藏等地灾后安置点,了解到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1月26日,群众在拉孜县曲下镇吉如村安置点挂中国结。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是定日6.8级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县之一。今年的春节和日喀则藏历农家新年只差一天,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拉孜县安置点的受灾群众领到了装有牛肉、糌粑、茶叶、红糖、人参果、青稞酒的爱心礼包,安置点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四川、西藏等地灾后安置点,了解到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1月26日,群众在拉孜县曲下镇吉如村安置点张贴春联。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是定日6.8级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县之一。今年的春节和日喀则藏历农家新年只差一天,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拉孜县安置点的受灾群众领到了装有牛肉、糌粑、茶叶、红糖、人参果、青稞酒的爱心礼包,安置点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四川、西藏等地灾后安置点,了解到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1月27日,在拉孜县查务乡加嘎村安置点,受灾群众展示领到的爱心礼包。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是定日6.8级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县之一。今年的春节和日喀则藏历农家新年只差一天,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拉孜县安置点的受灾群众领到了装有牛肉、糌粑、茶叶、红糖、人参果、青稞酒的爱心礼包,安置点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四川、西藏等地灾后安置点,了解到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1月28日,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村民在重建新房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前鸣锣击鼓。

2024年8月,葫芦岛市遭遇洪涝灾害,地势低洼的祝家沟村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2024年10月底,赶在入冬前,“祝家新村”完成修建,受灾乡亲们陆续搬进了新家。

春节前夕,在四川、西藏、辽宁等受灾地区,灾后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发(田嘉 摄)

1月28日,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村民在重建新房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前扭秧歌。

2024年8月,葫芦岛市遭遇洪涝灾害,地势低洼的祝家沟村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2024年10月底,赶在入冬前,“祝家新村”完成修建,受灾乡亲们陆续搬进了新家。

春节前夕,在四川、西藏、辽宁等受灾地区,灾后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发(田嘉 摄)

1月28日,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村民朱西维(左)和妻子在重建新房内与孩子互动。

2024年8月,葫芦岛市遭遇洪涝灾害,地势低洼的祝家沟村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2024年10月底,赶在入冬前,“祝家新村”完成修建,受灾乡亲们陆续搬进了新家。

春节前夕,在四川、西藏、辽宁等受灾地区,灾后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发(田嘉 摄)

1月28日,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村民董晓芬(前左)领着大孙女在重建新房的院子里活动。

2024年8月,葫芦岛市遭遇洪涝灾害,地势低洼的祝家沟村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2024年10月底,赶在入冬前,“祝家新村”完成修建,受灾乡亲们陆续搬进了新家。

春节前夕,在四川、西藏、辽宁等受灾地区,灾后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发(田嘉 摄)

1月28日,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村民朱西维在重建新房院子里做菜。

2024年8月,葫芦岛市遭遇洪涝灾害,地势低洼的祝家沟村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2024年10月底,赶在入冬前,“祝家新村”完成修建,受灾乡亲们陆续搬进了新家。

春节前夕,在四川、西藏、辽宁等受灾地区,灾后安置点生活安全有序,群众温暖过冬,在平和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新华社发(田嘉 摄)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沙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