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工作人员请注意,地铁设备发生故障,请各就各位,疏散站台内人员。”6月11日11日零点10分,北京地铁西直门站台内一声声响亮的广播声骤然响起。
一时间,站内的工作人员马上组织站台上的乘客按指示撤离。同时,一部分人员,手拿照明设备,进入隧道内,组织因故停在隧道内的车上乘客在灯光的指引下,迅速走出隧道,撤离到地面上。20分钟后,站内的所有乘客撤离完毕。
这是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运输管理局和北京地铁公司举行的一次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目的是为了提高地铁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据了解,此次演练的情境为因供电设施出现故障,使北京地铁接触轨停电造成列车无法继续运行,被迫停于距车站100米的隧道中,造成乘客滞留于车厢内。演练中,地铁工作人员按照平时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能够做到迅速通告乘客有关情况,并随即按顺序组织乘客撤离车站。站台和车上的工作人员能够协调动作,配合紧密,在短时间内安全完成乘客的疏散。记者了解到,北京市计划从2003年开始到2007年前投资43亿元,对地下空间的消防、供电、机电、通信、信号、线路等七大类系统设施进行更新改造,4年内将现有182辆地铁车辆全部更新。
同时,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2003年调整了车站的疏散指示标志,撤消了地铁1、2号线39个车站内的153个商业摊点,开始对地铁通风亭周围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同时完善了火灾报警、自动消防系统,对地铁排烟系统进行了改造,为车站配备了防爆桶、逃生器、便携式呼吸器等设备。并且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险情,北京市建立了应急预案演练制度,完善了对包括爆炸、火灾、化学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办法,并且已经由多部门协同进行了多次应急演习。(记者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