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应急管理>> 工作动态
 
九江震区灾民搬入安全房屋 瑞昌市确定七个安置点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九江地震灾区确定首批7个灾民重建安置点   12月1日,江西省城乡规划建设设计院副院长陈振寿在介绍瑞昌市灾后重建规划、建设设计方案。当日,江西九江地震灾区公布了首批7个灾民重建安置点,预计可安置地震灾民6000户,以帮助住在帐篷里的灾民尽快迁入新居。   新华社记者章武摄

    瑞昌市湓城办事处王家埒地震灾后重建安置点详细规划方案示意图。 新华社记者章武摄

这是瑞昌市灾后重建安置小区外观设计图。 新华社记者章武摄

    江西省九江震区灾民正在有序搬入可安全入住房屋

    新华社南昌12月2日电(练炼、何深宝)近400名建筑结构工程专家在江西九江市地震灾区,开展公共建筑设施和房屋排查工作。截至11月30日,专家们共评估房屋49071栋计51021户。目前,灾民们正在有序搬入经专家现场勘察可安全入住的房屋。

    连日来,来自中央、省直和省内各设区市的建筑结构工程专家,云集江西九江地震灾区瑞昌市和九江县,开展公共建筑设施和房屋排查工作。对受损严重有明显结构安全问题的,贴出“不得入住,准备拆除”的标识;对于经过鉴定没有特别严重结构问题、经过修缮可以入住的,他们将及时组织有关力量帮助修复,也贴出标识;而对于不直接影响结构安全,不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房屋,组织灾民有序入住,并及时关注房屋受损情况的演变,以确保灾民安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研究员葛学礼,以在九江地震灾区拍摄的损毁房屋照片,结合相关规范,有针对性地对参加地震灾后房屋排查的200名建筑结构工程专家进行培训,并立即开展地震灾后房屋排查工作。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在派出三批专家的基础上,又主动派出10名专家。

    目前,地震专家24小时对余震进行监测,为地震监测预报、震后趋势判断提供第一手资料。有关专家还向灾民建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经正规设计、施工的砖混结构房屋,地震中未受损坏的空斗砖混房屋,经专家鉴定可居住。(完)  

    江西瑞昌地震灾后重建确定首批7个安置点

    新华社南昌12月2日电(何深宝)12月1日下午,江西省有关专家在对瑞昌市地震灾后重建选址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后,已初步确定了7个安置点。这些规划在设计上考虑到这次地震的特点,提高了设计标准,由六度设防建设提高到七度设防来建设。

为进一步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江西省建设厅组织专家对地震灾后重建进行选址。11月28日以来,专家对瑞昌城区和近郊区11个拟建点进行了选址勘探,初步确定7个安置点。城区有2个安置点,主要安置城区居民,设计规划用地500亩,预计可安置灾民5000户,房屋设计主要是5至6层的公寓楼;城郊有5个安置点,主要以安置近郊农村村民为主,设计规划用地300亩,预计可安置农民1000户,房型主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以2至3层联排式住宅为主。(完)

 
 
 相关链接
· 安徽省积极稳妥应对江西地震波及影响
· 民政部紧急向九江地震灾区调拨12050顶棉帐篷
· 江西九江受地震影响地区学校恢复上课
· 江西九江抗震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 江西瑞昌发生 5.7 级地震
· 江西省抗震救灾工作重点转入以救灾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