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场景是重要而且稀缺的创新资源

2025-11-10 16:30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科技部七司负责人陈宏生、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负责人桂刚、安徽省发改委主任陈军、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艾学峰介绍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我们知道,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请问,推动这项工作应该把握哪些主要原则?具体有什么考虑?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春临】

应该说,场景是重要而且稀缺的创新资源,场景培育和开放也是一种新型政策工具。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场景培育开放越来越成为放宽市场准入、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同时也越来越体现出其融合性、引领性、多样性、精准性等诸多新特点。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智慧居家养老领域,以往居家养老常面临信息沟通不畅、专业人手不足、老人照护难等问题,现在融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感知等多种技术,出现了健康服务、安全监护、情感慰藉等多种居家养老新场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有了新路子,养老服务也更加智慧、便捷和高效。

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必须在工作推动中把握好一些关键性的重要原则,确保既能够发挥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又要结合场景本身体现出来的这些新特点,充分考虑到推动这项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们在落实《实施意见》中要把握好六个关键词。

首先,是坚持创新引领,既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强化制度创新,深化“需求牵引+技术准入+场景验证”协同创新模式,更好促进创新成果涌现和转化应用。比如,智慧矿山就是这种协同创新模式的典型例子。过去我们讲矿山,特别是在地下采煤、采各种有色金属,如果监测管理不到位,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近年来,无人矿山、无人采煤等场景不断涌现,矿山建设中引入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无人运输等技术,矿山勘探开采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一些危险工作逐步用智能设备替代人工,最终形成智慧矿山这种更安全、更高效的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首先要有企业敢用、会用,否则各种新技术就无法应用到生产工作实践中。

其次,是坚持改革推动,要建立场景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推动场景机会平等获取和场景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注重发掘市场真实需求,让各类主体都能公平高效参与场景培育开放,避免“拉郎配”。如果没有这种需求,你硬塞给他,那场景也是无用、无效、浪费的。

第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就是要在保持适度竞争的基础上,根据地方资源禀赋条件和改革基础,统筹协调区域间场景开放布局,特别是要注重场景特色化差异化,因地制宜优化推动场景应用,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第四,是坚持安全有序,文件中特别强调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后续落实过程中,既要鼓励场景建设管理制度的创新,探索尽职免责的管理模式,同时又要完善场景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探索标准先行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积极培育创造更多新职业新岗位,实现安全有序的发展。比如,有些地区尝试建设融合城市治理、运营管控、商业化运行的城市治理场景,构建“预测-预警-处置”全流程防控体系,无人机承担起重大活动巡查疏导任务,各类新技术在安全可控、协同应用基础上,共同参与城市治理,既有效提升了治理水平,又夯实了城市安全基础。

第五,是坚持系统推进,场景培育和开放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特点,在工作中要强化跨领域、跨层级、跨环节协同,提升各类要素协同保障的能力,加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央国企和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统筹,形成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合、互为支撑、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最后,是坚持融合发展,场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融合性”,多业态、多技术的融合,在场景培育和开放各项工作中,要推动多学科技术充分融合,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系统集成,深度挖掘单一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的深层次市场价值,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路径。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