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香蕉枯萎病与食用香蕉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
近期,正值海南省香蕉收获季节。但是海南省香蕉价格从3月20日起不正常的大幅下跌,收购商减少,蕉农销售困难,造成了较大损失。这主要是由于3月13日以来部分媒体的报道称香蕉“巴拿马病”不但是癌症,也是香蕉世界的SARS。不少消费者误解为吃了香蕉易患癌症;还有媒体报道香蕉是“毒水果”,导致了消费者的恐慌。
为消除消费恐慌,保护蕉农利益,海南省政府立即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驻海南媒体记者参加,请专家和主管部门领导出面澄清事实,正面引导舆论。二是省政府拨出专款对香蕉种植户、运销户进行补贴。三是组织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对香蕉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并在媒体上发布。
据专家介绍,香蕉巴拿马病学名为香蕉枯萎病,是由镰刀菌感染而引起的植物病害,最早于1874年在澳大利亚被发现。上世纪60年代在我国台湾大面积流行。目前我国广东、海南主产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香蕉产业造成了较大危害,但成熟的果实是不带菌的,消费者可放心食用香蕉。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说,香蕉是我国南方热区省份重要的高效经济作物,营养丰富、口感好,并具有多种保健作用,是广大消费者普遍喜爱的水果。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香蕉收获面积达到26万公顷,产量为681万吨,分别居世界第六和第三位。香蕉的良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栽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热区农业的支柱性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南方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香蕉枯萎病对香蕉产业造成的威胁,农业部已经组织专家对香蕉主产地开展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香蕉枯萎病在我国的分布状况,并加强了香蕉枯萎病的快速检测、抗病品种选育、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综合治理技术等研究,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了科技支撑。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综合应用各种病虫害防治措施、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等多项配套技术,控制香蕉枯萎病的蔓延,减轻危害,促进香蕉产业稳定发展。(农业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