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执法监管
 
07年上半年农垦经济较快增长 整体运行态势平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26日   来源:农业部
    2007年以来,农垦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中心,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垦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垦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垦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上半年农垦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整体运行态势平稳。

  一、农垦经济形势特点

  据农业部农垦局统计分析,1-6月,农垦系统实现生产总值63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9.70亿元,增长11.6%。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53.16亿元、267.73亿元、209.70亿元,增长幅度分别是8.6%、15.7%、12.9%。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夏粮生产略好于上年,夏粮总产量可达217.15万吨,比上年增产2.17万吨,增长1.0%。夏油作物完成14.50万吨,比同期增长2.1%,其中油菜籽产量12.4万吨,占夏油作物产量的85%。

  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升。水稻面积达到1482.2万亩,新增177.1万亩;玉米面积达到611.2万亩,新增161万亩;麦类面积223.5万亩;大豆面积684.1万亩。

  (二)畜、禽、水产品产量增加。1-6月农垦系统生猪、牛、羊存栏头数均有小幅增长。猪存栏766.30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5.4%;牛存栏336.10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2.4%;羊存栏1850.20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0.4%;良种及改良种奶牛110.40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6.8%;牛奶产量达140.9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产12.1%;全系统肉类总产量82.0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1%;禽蛋产量13.0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水产品总产量34.8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产21.6%。

  (三)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各项工业指标均保持增长态势,实现工业增加值235.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完成工业总产值82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工业销售产值为820.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8%。油脂、乳业、米业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农垦系统出口总额完成178.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26亿元,增长28.1%,增速提高9.1个百分点。其中新疆兵团出口商品总金额完成125亿元,占农垦出口商品总金额的69.9%,番茄酱、棉纱、节水器材、焦碳、电焊条、水泥、实木门、针织内衣等成为兵团主要出口创汇产品。

  (五)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205.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31亿元,增长27.5%,高于上年同期12.3个百分点。其中:新疆兵团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黑龙江农垦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合计占农垦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的40%。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洪涝、干旱气象并存,病虫害有所加重,农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部分垦区春旱严重,出现了阶段性低温;东北部分垦区和农场遭受暴雪袭击,出现局部涝灾,影响水稻育秧和播种。据预测部分垦区农作物主要生物灾害范围和程度呈扩大和加重趋势,对农业生产构成一定威胁。

  (二)农用生产资料负担进一步增加。化肥、农药、油料、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在去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又有所上涨,主要是农用油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影响了农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效益的增加。

  (三)能源、工业原材料等价格的持续上涨。工业生产存在能源、原材料涨价与供应不足、流动资金短缺、工艺落后及污染大的产品取缔难、工艺技术提升与现有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不相适应、安全生产隐患尚存等问题,导致工业产品生产成本增加,费用支出过高,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三、下半年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确保全年农业丰收。通过提高技术推广的到位率和入户率,加强田间生产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抓好秋收秋种,做好防灾减灾预案,力争实现今年粮棉生产目标。加强天然橡胶中小苗抚管,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天然橡胶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垦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切实保护和提高垦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继续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高科技、高效益、新机制的要求,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机制的引进、展示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强化人员培训,改革管理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更好地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工业效益。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强工业产品市场开发力度,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出口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调控和监测,抓好大中型企业扭亏增盈工作,扩大小型企业融资渠道,协调解决好生产运行中资金短缺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管理,统一协调,做好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收购准备工作,为企业正常生产和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狠抓节能降耗,消除能源涨价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积极做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项目评估论证,为投资立项打好基础;抓好在建项目的管理和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建成,并实现预期功效;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衔接,积极争取新的项目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到农垦系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