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来,农业系统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成果显现。全国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7万人次,检查企业、批发市场7.3万家,查处案件8111起,立案查处4328起,移送司法机关8起,逮捕10人,捣毁制售假农资窝点20个,取缔无证照企业95家,吊销证照企业6家。
高毒农药和种植业产品整治 重点开展了高毒农药临时登记、商品名、标签标识的整治,撤销7家企业的11个高毒原药产品的农药登记,组织以5种高毒农药为重点的执法检查,发现并查处农药非法生产窝点5个。加强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的宣传、使用指导活动,共印发宣传资料207万份,开办电视电话讲座200场。研究拟定《农药产品名称登记核准管理规定》、《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和《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管理规定》。北京市堵疏结合,严厉查处销售高毒农药违法行为,销毁高毒农药5860公斤,并设立专项资金补贴“空瓶回收”,鼓励农民使用新型安全农药和有机肥料。广东省严查5种高毒农药的同时,在全省建立了10个省级高毒农药替代示范区,加速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产品。黑、浙、鄂、川等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肥料技术培训,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饲料和畜产品整治 重点加强了饲料和养殖环节使用违禁药品的监管工作。农业部向全国30个省下达了饲料和猪尿检测任务27000批次,组织对山东等6个饲料主产区和浙江等3个生猪主产区拉网式检查,检查饲料样品1600批次,规模养殖场30多个,检测猪尿样品1700多批次。印发《饲料安全100问》3000册,印制饲料安全法规宣传挂图10000份。海南省畜牧部门与各市县畜牧部门签署了畜产品安全责任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陕西、湖南、山西等省开展了饲料原料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无照无证生产经营企业和不合格饲料产品。
兽药和生猪生产整治 组织开展对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拉网式检查,下达了3725批兽药监督抽检任务,对4家企业的13批疫苗进行了检验(产品合格率达92.3%)。派出14名专家,对16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生产企业实施驻厂监督。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专项检查着重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监管,强化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组织查办生产销售不合格兽药案件11起。配合公安部门在黑龙江查获病死猪肉6000余斤,刑事拘留5名犯罪嫌疑人;将湖北江陵高致病性蓝耳病假疫苗案件列为重点督办案件,加大侦破力度。福建省农业厅对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收缴违禁兽药300公斤,假冒伪劣兽药2.6吨,未经审批的猪蓝耳病疫苗等假劣兽用生物制品6247瓶,并集中销毁。天津市建立动物防疫巡视员制度,加强生猪疫病防控,保证猪肉产品质量。
水产品药残专项整治 在全国开展水产养殖基地的监督抽查工作,查处养殖环节使用违禁药品的行为,检查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原料备案基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情况,指导养殖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自控制度。组织对11个水产品主产省开展水产养殖综合执法检查,对检出的阳性样品进行追溯和调查处理。广东、浙江、福建三省举办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531期,培训各类人员35700多人,检查水产养殖场2500多家、兽(渔)药饲料经营店490多家,发出整改通知书126份,没收药品500多盒(瓶)。山东省充分发挥水产养殖合作社的作用,举办标准化专题技术培训班,大力推广健康养殖理念,实施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广东省开展以“规范生产秩序、规范投入品管理、规范生产记录”为主题的水产品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抓关键点控制,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认证农产品整治 组织24693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获证企业进行了自查工作。组织培训“三品”检查员542人,对2582个生产基地和949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了抽查。组织实施了30个市场的“三品”包装标识和3500个认证产品的质量检查,对12个生产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撤销产地证书9个,纠正不规范用标产品23个,查处假冒用标产品1个。
监督抽查与批发市场整治 在全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活动,派出360名质检人员到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规模养殖场、屠宰场、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抽检样品5000个,对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生产销售各环节进行全面抽检,公布监测结果,查处使用违禁药品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行为,推动建立从“农田到市场”全程追溯制度。各地农业部门加大了对批发市场的监测力度,9月18日统计,全国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676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已纳入农业部门监测的有479个,占71%,比开展专项整治前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上海、宁波批发市场已全部纳入检测范围。积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专题研究讨论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动纳入监测范围的具体措施。北京新发地等百家有影响的批发市场开展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筑起坚固长城的倡议”活动,倡议全行业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己任,坚决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管理责任、检测、台帐记录和产品质量报告等四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