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南方遭受了50多年来罕见的强冷空气袭击,雨雪成灾,各地主要交通干线瘫痪,大批旅客滞留异地。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利用一种能获取被害人手机中的电话信息和使来电任意显示的新型软件(该新型软件主要具备显示任意来电号码和同任意号码通话即能获取对方的电话资料两大功能。目前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上输入“显示任意来电号码”内容后,均能弹出几百条兜售该新型软件信息,购买人只需按照兜售信息上的信息汇款后,即能轻松获取此新型软件),对被困旅客家人实施诈骗的新型犯罪。
2008年2月2日,重庆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举报中心接到被害人报案称:今日凌晨12时,自己手机收到在湖南读书的儿子“发来的短信”(号码显示是儿子的手机号码)。短信内容“由于湖南遭受灾害天气,现被困汽车站,资金短缺,但自己的银行卡在当地取款困难,且手机快没电,所以采用短信方式请家人速寄3000元到朋友帐户。”当被害人家属将3000元现金打入指定帐户后,电话通知该学生,方知被骗。据该学生回忆,2008年2月1日,自己滞留火车站时,看见一陌生男子手机“不慎掉地”,随后该陌生男子以“打个电话检测手机是否能够使用”为借口,索要并拨打了该学生的手机号码。事实上,作案人正是利用新型软件掌握了受害学生手机中的电话信息资料并实施了随后的诈骗活动。
经梳理,此类案件的作案手法具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利用灾害天气,锁定犯罪对象,获取被害人有效信息。犯罪分子通常选择在旅客大量滞留的火车、汽车站点和飞机场,锁定犯罪对象,主要针对学生和农民工等防范意识相对较低的这类人群,在以帮忙检测自己手机为由获取对方的手机号码并给对方打电话,此时通过一种新型软件犯罪分子就能轻松获得对方手机中的电话资料信息。
二、选择深夜,利用新型软件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在获取滞留旅客的家属电话信息后,选择深夜(通常是睡眠时间,行骗时回复电话不易被查实),利用新型软件,以被困异地资金出现短缺为由,向其亲属发短信和打电话(来电显示均是旅客的真实号码),令其向指定帐户打入现金,从而完成诈骗行为。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受灾地区的群众,在接到亲人、朋友“索要汇款”之类的手机短信息或者电话时,一定要增强警惕,加强核对,注意识别,最好通过有效途径,如直接通话听到自己亲属本人的声音等方式予以确认核实,以免上当受害。警方同时将商请有关信息管理部门加强对网上兜售此类软件的监管,从源头上清除可资犯罪利用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