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边界”:从模糊到界定
从2002年到2003年,四川省市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开始换届。换届后,市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新任“一把手”多、调整面大,特别是县级班子换届后,党政班子新进成员占42.7%,其中新任“一把手”占54.7%。
这样大的干部交流调整力度,让主管全省干部工作的省委组织部感到了“压力”。
“比如,原先做政府工作的,这次到了党委;或者原先做党委工作的,这次到了政府。哪些该党委决策,哪些该政府做的,如果有了明确的界定,新任者开展工作不仅上手更快,而且效率更高。”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戴允康说。
反观部分地方存在的党政“一把手”不团结,大多源于党政职能“边界”模糊,运行机制紊乱。
经过仔细研究,省委组织部决定对党委常委会决策重大事项进行规范。2003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市(州)、县(市、区)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的暂行规定》率先出台,将市、县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范围界定为8大类24个方面。这一议事规则出台后,有的市、区两级还通过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划党政班子的行权边界。同年11月,《四川省省级部门党组(党委)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试行)》出台,对省级部门党组(党委)决定重大事项范围界定为4大类10个方面。2005年3月,《四川省省属高等学校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试行)》出台,对高校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范围界定为6大类20个方面。
从过去政府“一把手”到党委“一把手”,绵阳市涪城区委书记段扬有着直观的体会:党政两个“一把手”不能仅靠“人”的因素,包括个人感情或觉悟来开展工作,最根本还得靠制度。
而从市级部门“一把手”交流担任南部县委书记的冯斌的感受是:议事规则就像“列车轨道”,能迅速消除大跨度交流任职的“一把手”的陌生感,很快就能循“轨”前行。
“议事规则科学界定了高校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和校长依法治校的权力边界,甚至对交界处谁为主、谁为辅都予以明确,我再也不用担心权力‘边界’纷争影响班子团结和学校发展了。”《四川省省属高等学校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试行)》实行后,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冯文广体会甚深。
“一把手”:从弹性行权到刚性监管
党委决策,会不会变成“一把手”决策?在制度设计时,一个鲜明的指导思想是:如果党委决策的“弹性”增大,必然使“一把手”的长官意志膨胀,因此对权力的约束必须“刚性”。
基于此,强调民主集中制,强调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成了“三个议事规则”的突出特点。它规定,凡涉及人、财、物等重大、敏感问题,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并以会议表决形式体现领导集体意志,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集体议事和会议表决。对干部任免等表决事项,必须全部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四川省的建设研究会曾经对6000多名党员、干部做过调查,30.2%的人认为对“一把手”进行监督的制度实施效果很少有效和无效。不少党员干部认为,目前,党内监督的各种制度、规定和纪律,对一般党员干部要求得多,对“一把手”约束得少,导致对一般党员干部监督易,对“一把手”监督难。
议事规则对决策方式“一人一票、集体决定”的刚性要求,恰恰给“一把手”的权力上了道“紧箍咒”。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相全说,议事规则从制度层面把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落到实处,降低了“一把手”的行权弹性。
而省水利厅党组和涪城区委的做法则体现了他们理解的到位:为让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党组会和常委会上,坚持“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度,防止“一把手”启发性、引导性发言。
决策:从忽视程序到程序至上
尽管“三个议事规则”明确的重大事项范围各有侧重,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党委领导集体的决策行为必须严格按照会前协调、准备材料、提前通知、充分讨论、逐项表决、做出决策、形成纪要等7个程序进行,不允许任何简化步骤、颠倒程序的行为。
“决策行为一旦违反操作程序,不管主观意愿和客观效果如何,都是无效的、违规的,都将受到严肃查处。”省委组织部有关人士特别强调。
绵阳市涪城区委副书记黄天凯对议事决策程序有着深切体验。他说,过去区委也建立了什么问题上什么会,或由哪级领导审批这类实体性规章,但会议按什么程序讨论决定,领导按什么程序审批,没有明确具体规定,临时动议、个人拍板等现象较为普遍。现在执行议事规则,在一定程序上破除了这些现象。一年来,区里投资30万元以上的新建项目27个、续建项目21个,全部按规定程序决策,没有一个“拍脑袋”项目。
作为“一把手”,省水利厅厅长孙砚方对厅党组执行议事规则两年来重大决策全部顺利通过颇感欣慰。他认为,厅党组不折不扣执行议事规则,始终坚持做到程序严格、准备充分、论证科学、决策透明,从机制上保证了党组成员在决策前达成共识,使每一项决策都体现了集体智慧。
在执行议事规则中,有的地方还进行了创新。安岳县实行议题常委负责制,常委会讨论时由分管常委先表态,其他人员再逐一“挑刺”。这一小小改变,使常委们压力倍增。于是,管好分内、关注全局、靠前研究、弄清细节就成了常委一班人时时琢磨的“经”。县委书记程启贵认为,严格执行规定的决策程序,不仅解决了过去党委常委会次数多、时间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个别分管领导开会“坐飞机”、工作“水上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