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1月7日电(王耀见)甘肃省卫生厅和农牧厅日前制订了《甘肃省卫生、农牧两部门关于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合作机制》,要求在接到人畜共患传染病疑似确诊报告后24小时之内,卫生和农业行政部门互相通报,同时对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疫情要按月通报,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全省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近年来,甘肃省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有所抬头,禽流感、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机制》规定,卫生和农业行政部门应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工作协调小组,负责防治工作以及疫情处理和相关政策的制订、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卫生部门主要开展人类疾病监测和检测,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动物疫情监测。
同时,《机制》规定要按月通报甘肃全省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间和动物疫情;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暴发疫情,在接到疑似确诊报告后24小时之内,卫生和农业行政部门要互相通报,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发病时间、发病数、死亡数;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累发疫情时,要根据疫情情况,组织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防治对策及建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