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吉林大安市两家镇两家村小学厕所的房盖被大风刮走,一段围墙发生了倾斜,部分教室烟囱漏雨。事发后,村“两委”班子立即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马上找来基建队施工,由村民代表全程监督。短短十几天,不仅维修了厕所,重建了一段围墙,用铁皮包了11个烟囱,还在学校教室前修了两个花坛,用砖铺设了两条甬道。维修用的5100元也及时公开,受到了村民的普遍称赞。
“这一切归功于我们这里实施了村务公开流程图管理方式。”村小学张校长对记者说。何为“流程图”管理方式?大安市委副书记杨超告诉记者,这一管理方式就是对村务管理的每项内容严格按照既定的公开程序和与之相配套的流程图,一步一步去公开,简单易懂,人人明白。其基本程序是,对村级财务收支、机动地发包、救灾款物发放等特别重要的公开事项,由市里统一编制公开程序和流程图,并以“文字+图表”的形式确定下来,使每项公开内容都按照流程做,沿着程序走,从而使村务公开不因部门领导重视程度大小,干部政策水平、文化素质高低,主观是否愿意,班子调整、干部变动以及自身廉洁意识、法制观念强弱等各种原因而改变,避免了村务公开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杨超接着说,市里提出的流程图管理方式,原则上按照酝酿确定、审核把关、实施公开、意见反馈、整理归档五个步骤进行。对机动地发包、筹资筹劳、集体资产处置等事项,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再进行预公开、正式公开和反馈公开;对财务收支等需要严格审核把关的公开事项,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和理财小组审核,乡镇及有关部门把关等环节;对群众提出异议的公开内容,要经重新核实更正后,及时进行反馈公开。
“一句话,采用流程图管理方式,就是村级事务由过去村干部说了算,变成现在由村民代表大会说了算。”杨超说,就拿村民最关心的机动地发包问题来说,流程图管理规定每户最多只能包2公顷,期限为一年,土地发包会上,全村36公顷机动地,不到两个小时就被竞包一空,而且承包费比往年多出5万多元。(记者 许凌 通讯员 苗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