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8月16日电(记者 褚晓亮、刘毅非)在第十四届全国市长公开电话年会上,翻开60多个城市的登记簿,却发现对市长公开电话的称谓不一。据一些与会人员透露,目前,在市长公开电话的设置上,尚没有统一的规范,很多城市都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或者按照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要求来设置,使得一些市长公开电话机构的身份处于尴尬的状态。
翻开与会人员的登记簿,记者发现,对市长公开电话的叫法可谓五花八门:为民服务网络专线电话办公室、市长信访电话办公室、市长专线、市民投诉中心、行政投诉中心、政府值班室……粗略统计,各种不同的名目就有20多个。
一些与会人员反映,称谓的不同有其地方特色,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机构设置没有统一规范,各个城市都是自设自管,有的把机构设在信访局下,有的设在政府办公室内;有的是按公务员建制,有的则是按公务员和事业混岗或纯事业编制。政府主要领导重视的,机构运行得就好一些;主要领导不重视的,机构就成了一个摆设。
在本届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市长公开电话机构将讨论设立统一的标识,这被认为是市长公开电话走向规范化管理的一项举措。一些与会代表认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市长公开电话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在有效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些规范性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