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五招治理"审批难"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管为本"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1-08 13:05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你有再大的关系、再大的‘实力’,也要和其他人一样,决不能绕过法律规定,破坏法治。”这是李克强总理7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谈到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时的明确表态。

    2014年,国务院在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方面,可谓动作频频。引人瞩目的是,在持续精简审批事项、突出解决“审批多”问题后,2015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的第一个议题,致力于从制度建设上破解“审批难”。

    昨天的会议确定,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的措施,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会议确定五项措施,包括推行“一口受理”、实行“限时办理”、严格“规范办理”、坚持“透明办理”、推进“网上办理”。李克强总理说,好像多拖几天不办,就显得自己权力很大,其实没必要贪恋这个权力。“审批的过程完全可以加快,也应该加快。否则政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称不上是现代政府。”

    市场经济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微观上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简而言之,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追求高效率。毋庸置疑,“审批难”和“审批多”,在不同程度上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解决“审批多”基础上剑指“审批难”,显示政府自我革命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解决“审批难”问题,很及时,也很必要。

    汪玉凯:这次会议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两年国务院用了很大的精力抓行政审批事项的精简下放,这些行政审批事项下放下去后,到省里到市里到县里能不能有改革的举措和实际动作,这很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不能提高效率,能不能让企业和公众市场满意,也非常关键。可以说,这次常务会议对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办理过程做出了很明确的指令。

    汪玉凯认为,推行“一口受理”、实行“限时办理”、推进“网上办理”,都是有的放矢之举,通过政审批事项办理具体的规范,为解决“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制度设计,这样便于全国各地落实行政审批事项。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过程中有相对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规范,然后构建一个细化的制度,真正使行政审批事项能够落到实处,使企业能够感受到,使老百姓能够感受到,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在探索中前进,在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措施的过程中,如何既注重“形式”又注重“内涵”?如何才能让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满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在去年很多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下放后,国务院今年第一次常务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就聚焦“审批难”,为什么?

    毛寿龙:过去我们更多注重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经过努力已经取消和下放了差不多2/3的审批事项。今年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注意到现有的审批事项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这次把各地一些实践的经验总结出来,归纳为几个方面。例如“一口受理”、要规范、要守时,而且最好通过网上,不要让办事人到处跑等等。一些部委和地方政府机关,门口戒备森严,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进去,进去以后也找不到具体哪个办公室,程序也搞不清楚。企业想了解情况非常难,报了一个审批项目以后,不知道进展如何,大家都着急等着,开工又冒着没有审批的违法风险,但是审批项目却一直在那搁着,都不知道搁在哪个墙角。

    经济之声:所以这次国务院也强调要透明办理,这也很重要。但是真正落实也还是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解决“审批多”似乎比解决“审批难“要容易一点,是不是?

    毛寿龙: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因为一个看形式上,一个看内容。这就像一个人要瘦下来,可能吃点减肥药,但要瘦下来的同时又要锻炼身体。

    经济之声:李克强总理指出,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措施,不光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涵”。如何理解这个“内涵”?

    毛寿龙:总理的这句话是有所指的。现有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每一项审批制度都是需要有具体程序,最好是有操作手册,而且这个操作手册应当以老百姓为中心,而不是以政府管理为中心,不是以管为本而是以人为本。

    老百姓认为政府就一个,不是部门化的,但政府运作本身是部门化的,而且权利往往在一些处、一个科,甚至是一个人手里,在最基层官员手里。因此,审批项目特别多就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场所,而且这个场所的设计最好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平易近人的,要像机场那样的柜台式的服务。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