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记者 钱春弦)刚刚在此间闭幕的全国民航空防安全会议,强调站在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高度,切实盯紧盯住空防安全,遏制编造虚假信息等犯罪活动多发势头,严厉依法查处机上非法干扰行为和因航班延误等问题引发的违规行为,加大力度整治航空安全和民航运输秩序。 应该看到,2014年是我国民航空防安全和公安保卫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步的一年,各级民航公安机关狠抓民航反恐防范、航空运输安全和机场治安防控,及时破获了多起涉恐、涉暴案件和一大批违法犯罪案件,妥善处置了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出色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活动的空防安保任务,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各级民航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切实增强做好空防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特别是近几年来,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频繁出现。2014年,全国查处的民航虚假恐怖信息就有66起。对此,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及公安部的有关部署,依法严厉打击,把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飞行安全犯罪活动多发的势头坚决打下去。 最近一个时期,飞机上吸烟、打架、滋事等非法干扰行为频发,因航班延误等矛盾问题引发的违规行为居高不下。这些危害航空安全和破坏民航运输秩序的案件,既属于旅行不文明行为,又触犯了法律法规,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并无本质的不同。对这些威胁航空安全、危及空防的极大隐患,必须加大惩处力度,要做到接警必报、及时出警,坚决依法查处。 正如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指出的那样,包括空防安全在内的航空安全,是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运输具有国际性强、开放性高、影响性大的特点,因此全行业要充分认识并深刻理解空防安全的重要性,切实盯紧、盯住空防安全。特别是要从国际化视野、非传统安全视野和新常态视野看待空防安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防微杜渐,才能做到“防在地面,胜于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