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决定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往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按照惯例,上述政府工作报告也会征求各方面意见,多个座谈会也有望举行。专家指出,2015年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财政政策将可能更加积极,财政赤字率可能会上升。 两会的脚步声近了。 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决定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往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推进政府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在报告起草过程中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集中民智,把人民的意愿和关切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根据了解,按照惯例,上述政府工作报告也会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有关专家座谈会,以及教科文卫、企业界代表、工人和农民等代表,参加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也有望举行。 国家统计局将在1月20日公布2014年全年经济数字,一些专家估计,2014年全年经济增速在7.4%左右,基本完成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7.5%左右的目标。 不过,考虑到目前经济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步入到中高速的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 为此,一些专家和机构估计,2015年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可能从7.5%下调到7%。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2015年“减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要求。 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 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讨论的决定,2015年3月5日将举行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届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目前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起草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笼。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月19日召开了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决定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往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李克强强调,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艰难,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政府工作艰巨繁重。 国家统计局将在1月20日公布2014年全年经济数字。各机构预计2014年年全年经济增速为7.4%左右,尽管低于2012、2013年初步核算的7.7%增速,不过,考虑到中国经济的潜在经济增速已经下降,上述数字的取得很不容易。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对此指出,目前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弱于原来的预期。2014年实际的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弱于原来的预期,而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原来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也在经济增速略微减缓的过程中显露出来了,主要表现为结构调整的阵痛,应该说在去年反映出来了。 总之,中国面对的方方面面的挑战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复苏弱于预期,二是挑战加大。这就造成了经济整个下行的压力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我们原来的预期目标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个成果我也觉得应该倍加珍惜。”他在近期的一次吹风会上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目前各大机构对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比2014年有所下调,其中世行1月14日发布的数字预计,中国2015年经济增速为7.1%,低于此前预计的7.5%。 中国社科院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交通银行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为7.2%。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确定2015年的经济增速、物价、就业、广义货币等目标。大部分机构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可能会为7%左右,比2014年下调0.5个百分点。物价、广义货币、出口等目标也会下调。此外提交两会的国家发改委报告,和财政部报告,也有望对投资、消费、财政收入等指标下调。但是就业指标不会下调。主要原因是,2014年前三季度头提前完成了全年1000万城镇新增就业目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快,加上中国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需要年轻人的解压岗位多,所以就业整体压力整体不大,仍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即就业岗位和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匹配。” 今年将推结构性改革 针对2015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了思路。 他指出,2015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平衡和民生持续改善,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对此,交通银行高级研究员唐建伟指出,2015年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话,可以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 因为货币政策主要是总量政策,2014年尽管对一些行业有定向宽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等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比如减税,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另外,很多沉淀的资金可以盘活。比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财政沉淀的资金尽早花出去等。”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截止到2014年12月,央行沉淀的政府存款达到31275.33亿元,约为全年财政收入的1/5左右。也有专家认为,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力度,可能使得2015年财政赤字率,即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提高,可能从2014年的2.1%左右,上升到2.3-2.5%的水平。 此前的2014年国家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这包括货币政策定向宽松,财政政策的减税等,这使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比如2014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长了7.9%,高于第二产业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下降了4.6%,超出预定的目标。 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前11个月国内发明专利的授权量达到了14.7万件,同比增长了10.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也对2015年第一季度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做好一季度工作对全年十分关键,各地区、各部门要努力实现良好开局。 为此,一要抓紧落实好已部署的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各项工作都要早作安排、紧抓快办。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跟踪和分析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二要抓实抓好冬春农业生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春耕备耕。 三要统筹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组织好春运工作,确保广大群众安全方便出行和重要物资运输。 四要切实关心和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督查力度。 五要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等违法行为,加强安全生产,做好冬春森林草原防火和防灾减灾工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此前指出, 2013年之后,中国创新了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把稳增长、保就业作为合理区间的下限,把防通胀作为上限,形象地说,就是上面不能冲破天花板,下面不要在地板以下。 今年的情况,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挑战还会增加,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如果经济滑出合理区间险,加大投资等政策就要果断出手,这是应该的。 但是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时,要更加注重保持它的活力和改善环境。 “‘三架马车’的协同拉动才能使中国经济更加平衡地前行,甚至可以说是负重前行。”他在近期的一次新闻吹风会上说。(定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