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资金远离股市是长期利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2-06 10:0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在离春节还有两周的立春之日,央行选择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一次调整,既有全面的普降“甘霖”,又针对特定领域进行定向调控。如此用心良苦,不是为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口彩,而是对实体经济遭遇资金之渴的感同身受。

    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启的牛市行情,虚拟经济要远比实体经济更吸引眼球。所以,央行每一次货币政策调整,市场的反馈都投射到股市的涨跌中去。央行上一次的降息,给去年底的行情烧了一把火,不少被牛气染红了眼睛的股民期盼下一次宽松快点到来,期待节前再收一个大礼包。

    只不过,这一次央行的“放水”却像给股市“浇了一盆冷水”。昨天,沪深股指双双以超过2%的涨幅“惊艳”开盘,然而从全天的走势来看,这只是昙花一现,临近收盘,两市股指在权重股和题材股裹挟下一路探底,收跌1.18%破3200点,只剩下创业板一枝独秀,且盘中再创历史新高。

    尽管这样的走势让不少股民心头一凛,但这未必不是中国经济的好消息。因为此番降准,目的本就不是让资金奔着股市而去。相反,在降准之前,监管层就频频出手,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向股市,还要给两融资金降杠杆,筑坝设坎不留死角。如果虚拟经济没有偷偷分流降准的“水分”,那“水”自然会流到真正口渴的实体经济处。

    纵观“放水”的整套流程,可见决策层对于货币政策的运用更加游刃有余,力图让“水”听从中南海的指挥。不过,“水无常形”,金融市场的明沟暗渠交错,要想让资金“精确制导”还需要更多的创新举措,需要多部门多行业的协同监管。就降准叠加定向降准而言,这一创举还是让市场颇为惊喜,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这体现了政府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支持小微和“三农”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意图。

    这两年来,李克强总理屡屡提及一些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出台举措,所谋所虑都为了“三农”和小微企业。降准,尤其是定向降准,无疑会扩充上千亿的资金池,再结合此前一些激励的举措,我们期望这些资金能尽快流到“三农”与小微企业手中。如此一来,经济可以继续保持活力,就业岗位也无骤降之虞。

    看起来降准之水没有流到股市是利空,但是经济若能因为活水滋润而行稳致远,这岂不是坚定的利好?长期来看,新常态下的经济企稳,企业盈利能力增长、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居民消费实力提振,这些基本面的改善正是中国股市之福。

    古语批评一些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对于中国股民而言,这也是一句很好的提醒。我们究竟是要健康长寿的慢牛,还是要狂飙突进的疯牛?答案其实不言而喻,这场因杠杆而雄起的牛市“体质”并不太健康,大水漫灌固然能激起一波行情,但走不远。央行调整货币政策是要给经济固本培元,一旦基本面有力地复苏,中国大牛市的基础会更加牢固,这才是中南海送给全民的大礼包。(田享华)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