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土地财政腐败,为土地改革筑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2-12 15:17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更加有效支撑经济发展。

    去年,有关部门对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并在全国对闲置土地开展专项督察。常务会议的这句看似平淡的表述,其实指的是去年实施的一项土地财政审计风暴——2014年8月中旬,国家审计署对包括土地出让金等土地财政情况进行审计。依计划,这次全国性的土地出让金审计工作在10月末收官。

    尽管此次审计的结果目前还未公布,但从常务会议“必须针对审计督察发现问题,采取铁腕措施,严肃问责,既要查处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违规等乱作为,又要纠正土地闲置中反映出的各种不作为”的要求来看,此次审计应该发现了不少土地出让与管理中的问题,具体的审计结果或不久就会公布。

    土地出让、管理上违法违规,往往直接与腐败相关。事实上,土地领域历来堪称腐败的重灾区,受到各方关注。这次规模空前的席卷全国的土地审计,也被普遍视为与反腐有关。如根据此前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和各地方的整改通报,在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占比达95%。

    土地领域的腐败的形成,与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观念的流行紧密相连。这种片面依赖土地出让的发展模式,既形成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也将影响到地方发展方式的转型,腐蚀耕地保护红线,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这正是常务会议提出要用科学、严格、有效的土地管理,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支撑的真正缘由所在。

    随着此轮土地审计的结束和结果的公布,后续将开展的问责,相信将有效地清理近年来土地问题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但也必须注意的是,当下经济增长步入中高速的新常态,囿于财政增长的压力,土地财政对于一些发展方式转型滞后的地方而言,仍具有不小的诱惑。因此,还需有针对性的防范这种发展发展惯性的抬头。

    在当前背景下,强调“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强化土地出让收支等管理”,加大对土地管理的审计督察,更是为推进土地改革顺利进行的筑基之举。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继续推进土地改革作了重要部署,中央深改组第七次会议也对土地改革提出“三不”底线: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而这些底线的动摇,正是过去多年土地管理领域与腐败相生相伴的问题。因此,切实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肃清其中的贪腐问题,摸清土地使用情况,才能真正为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改革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川昌)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