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组合拳”重磅发力稳增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2-26 09:4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字体: 打印本页

    2月25日是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送上羊年春节大礼包。会议认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加力增效。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稳增长调结构。专家认为,年后的首个国务院常务会释放出积极财政政策将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加力提效的信号。

    利好减税降费为企业松绑

    会议确定,在前期国家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减税降费力度。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以内(含10万元)扩大到20万元以内(含20万元),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助力小微企业尽快成长。

    “减税降费,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减税’,本身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这也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李克强指出。

    李克强说,过去我们讲积极的财政政策,传统思路就是扩大财政赤字,拿出钱来搞投资,这些措施当然还是需要。但必须明确,要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必须在“给小微企业减负”方面做好文章!

    针对这一举措,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王泽彩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微企业承载着80%的就业人员,决策者通过减税,为小微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软环境。新一届政府展开了多轮审批权限下放,多伴随着减税、清费。

    会议还指出,从2015年4月1日起,将已经试点的个人以股权、不动产、技术发明成果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的实际收益,由一次性纳税改为分期纳税的优惠政策推广到全国,以激发民间个人投资活力。对此专家认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一次性纳税改为分期纳税的优惠政策,有利于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更好发挥税收政策的效应。

    除了税收优惠政策外,会议还大力推进降费,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会议规定,将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单位和个人缴费具体比例由各地在充分考虑提高失业保险待遇、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初步测算,仅这一减费措施每年将减轻企业和员工负担400多亿元。

    “这一措施符合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障就业的要求,对企业更是极大的支持,是一个大‘利好’!”李克强说,“各部委都要‘挖’一下,看还有哪些可为企业‘减负’的潜力,能不能再多想些办法?”

    专家表示,通过对费率的调整,减轻了员工和企业的负担,这也就意味着会增加企业利润,提高职工收入水平。

    着力落实项目资金拉动投资

    多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是2015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是减税清费,另一方面就是增加支出。

    在增加支出方面,会议要求推进重大工程建设,确保资金下达。会议指出,去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按照国务院加大公共产品供给的部署,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目前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57项已开工建设,27项拟于今年内开工,其余的要抓紧前期工作,条件成熟的应尽早开工。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涉及农业节水、引调水、重点水源、江河湖泊治理、新建大型灌区等。加快建设这些重大工程事关民生福祉,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当前稳增长也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一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快项目审批和资金下达,力争今年7月底前完成新开工项目的可研审批,中央财政用于续建项目的专项资金5月底前全部下达,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6月底前下达90%以上。二要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通过专项过桥贷款等方式,为地方开展水利建设提供过渡性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可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筹措建设资金。三要用改革的办法,通过财政贴息或其他市场化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四要对相关省份和重点项目开展专项督查、挂牌督办,进度严重滞后的要及时调整投资计划和资金预算,并督促整改、相应问责。使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按期保质顺利推进,更好发挥促发展、惠民生的效益。

    对此,专家表示,加大水利投资,体现出财政政策定向发力的特点,“不是撒胡椒面”。在稳增长压力仍存,在棚改、铁路均趋饱和的情况下,作为投资重要抓手的水利工程加码态势明显。水利建设能够拉动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农民增收,带动相关产业,发挥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林水部处长黄声铿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型水利工程的工期一般都需要数年时间,这个特点决定了它的效益产生是长效性的,不会一蹴而就。而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发展力度的加大,其回报率会呈现递减状态,加上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非常小,所以从宏观来说,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对经济的影响还是有限的,所以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指望一开始就能撬动多少投资,或是对稳增长发挥“短平快”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单纯从经济数据来衡量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毕竟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具有特殊性,对粮食安全等许多重大国家民生战略有积极的影响。

    有券商研报分析称,“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投资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相对“十一五”期间增长156%,年均复合增长20.7%,水利行业投资增速将在近期内达到高峰。据业内人士估算,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投资规模同比增速有望超过20%。

    预期积极财政政策或将加码

    在王泽彩看来,这次会议的减税降费增支等举措,在成体系的一套制度安排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未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会进一步发力提效。“当下中国经济增速面临下行风险,为激发小微企业创业积极性,要给其一个缴费少、不缴费的心理预期,激发创业冲动,抑制经济下滑。通过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防范出现经济危机。”

    会议认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加力增效。要坚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围绕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新引擎,以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改造传统引擎,加强定向调控,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王泽彩告诉记者:“之所以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外部环境看,除美国外整个世界经济形势都不好,从中国内部环境看,东北三省等多个省份经济呈下滑形势。春节后第一个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目的就是稳增长。通过建立全方位综合性财政政策体系,设几道关口防范经济下滑。

    多位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货币政策频频发力、放出大招,成效还待检验,而与货币政策比肩的财政政策未来或将发挥更大作用,社会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有力度”抱以更高预期。

    “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货币政策在调结构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年初提出要降低融资成本,央行两次进行定向降准,此后又推出了MLF(中期借贷便利)和SLF(短期借贷便利),共计8000亿元规模,再加上国家开发银行推出的一万亿元的PSL(抵押补充贷款),流动性释放已经不小,但是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并不明显。”汇丰银行中国宏观分析师马晓萍表示。

    去年11月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市场人士认为,要想大幅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降息、降准举措。在此背景下,更多社会舆论认为,作为总量调节工具的货币政策如果要进行结构性调控,可发挥作用的空间比较有限,就需要财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而此次会议似乎释放出一个信号:积极财政政策将不断加码。(赵婧、林远)

责任编辑: 林巧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