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安排要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3-05 15:02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 赵晓辉、陈梦阳)“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处处可见这种细微安排。

对于部署一个大国全年政府工作的报告来说,这样的政策举措在其中显得微乎其微。然而,对于每一个相关的人群而言,这些举措却都是具有极高含金量的干货,是能够让老百姓产生民生“获得感”的大动作。

老百姓对好日子的期盼,既是政府工作的动力、努力方向,也是检验政府工作的标准。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社会才能和谐。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举措,只有切实从人民利益出发,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配合,也才能行稳致远。

民生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人的关怀,最忌讲空话、套话。中央政府已经做出表率,各级政府在谋划民生工作的时候都要从实际出发,从细微处着眼,实抓实干。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正是来自于对自身和周遭点滴变化的感受。措施不怕小,关键是惠及百姓。只有这样才能让民生的每一分钱都不白花,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责任编辑: 刘红色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