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存贷比” 中国银行业迎重大变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6-25 14:2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别了,存贷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全文公布后,其中关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的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反响热烈。

    存贷比,即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因而又被称为“贷存比”。现行中国《商业银行法》于1995年5月10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后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修正。其第三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

    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借鉴国际经验,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取消存贷比正当其时

    “关于存贷比的存废,业界讨论了若干年,应该说上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法》制定之初存贷比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银行业市场化逐步推进,其必要性越来越低,近年来也存在不少争议。此时提出取消,从市场条件和舆论来讲时机都已成熟。”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宗良介绍,之所以中国有“存贷比”一说,乃是上世纪90年代的具体背景下,为了防止银行过度扩张信贷的风险而设立,“如果没有这个存贷比指标,当时市场化程度没有现在这么高的情况下,可能确实存在银行过度放贷的冲动。存贷比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约束指标制约了这种非理性冲动。”

    时过境迁,存贷比75%上限的限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特别是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应该说还不充分,这一状况虽然不能说是贷存比直接带来的,但客观上的确形成了一些制约。”宗良坦言。

    为解决这一困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于2014年7月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以帮助商业银行将更多的信贷资源用于支持实体经济。

    调整近一年来,根据银监会发布的监管统计数据,中国银行业流动性水平比较充裕。2014年12月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6.44%,较年初上升2.42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2.65%,较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2014年12月末,调整后人民币口径存贷款比例(人民币)为65.09%。

    从今年5月发布的一季度数据来看,流动性水平继续保持充裕。201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7.46%,较上季末上升1.02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2.30%,较上季末下降0.35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为65.67%,较上季末上升0.58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完全取消存贷比的时机已成熟。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此前指出,五月中国信贷新增贷款9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这表明此前宽松效果初现,加之对地方政府融资支持力度加强(如债务置换等)均有所贡献,社融总量高于预期得1.22万亿元。股票和债券融资占比在年内高位,这有利于把新增流动性转到实体经济,但作用有限。

    “短期内宽松效果的落地仍需通过放松存贷比等措施鼓励银行放贷。”他强调。

    银行可放手大干 实体经济获益

    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存贷比便将正式进入历史舞台。今后,商业银行将可自主安排其对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

    “这有利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宗良表示,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应该将存款与贷款比例等可由商业银行自行解决的事务交由商业银行自行处理,“市场主体都应该拥有灵活裁量权”。

    取消存贷比,首当其冲利好中国各家银行。华泰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表示,银行目前信贷资产端经营主要受信贷额度、资本金、存贷比等限制,存贷比若取消,将解除银行头顶一紧箍咒,缓解银行揽存压力,部分精力由吸储转移至资产管理、存量盘活等未来蓝海领域。资产端经营灵活性增加(如美国银行业正常年份存贷比90%左右),负债端存款成本降低,利好银行中长期发展。

    更为重要的意义,则在于令银行较少顾虑地去支持实体经济。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指出的,“这有利于完善金融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等贷款的能力”。

    “存贷比在过去是一个约束性硬指标,银行必须按照这个指标来安排自身的流动性,比如在利率有利的情况下本来可以放出贷款但在存贷比指挥棒之下可能就惜贷了,连锁反应就可能波及到实体企业融资。”宗良分析。

    “存贷比的历史作用已经起到了,如今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他表示,未来存款作为银行主要资金来源的地位将逐渐被理财、大额存单等所取代,此时再将贷款与存款绑定意义已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我国监管部门监管水平也提高了,有更多监管指标去替代存贷比。所以取消它是完全可行也是必要的。”

    保障网初具规模 未来风险可控

    取消存贷比亦非不存在需要关注的负面效应。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此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提醒,深化金融改革,一方面官方要简政放权,把本应市场来决定的事项交还给市场,另一方面市场还应有承接这些改革的机制。

    他举例指出,伴随着银行存贷比要求今后得到放宽,以及民营银行的问世,需要正视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譬如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等。

    存贷比取消后,如何确保金融稳定,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宗良分析,不必过分担忧风险,因为一方面经过二十年时间锤炼,中国商业银行管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已今非昔比,另一方面监管层的监管水平亦足以管控取消存贷比后的一系列新情况。

    “同时,今年开始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也为今后存贷比的退出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宗良认为,取消存贷比后,中国银行业总体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裕和健康的水平。(记者 彭大伟)

责任编辑: 宋岩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