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旅游创新:让百姓都能出去看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8-03 09:4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丁西鲁认为,旅游产业因其相关产业链较长,逐渐成为经济结构转型政策重要着力点。适应经济新常态,打造现代旅游产业“升级版”,须把稳健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思维落实到旅游业的方方面面。

资料图片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对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和出境旅游消费量均居全球前列,而且保持高速而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瓶颈。比如,旅游供需矛盾突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跟不上旅游发展需要;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条件,潜在的旅游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等。

    因此,此次会议提出要求,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比如,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支持加强中西部地区支线机场、连通景区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建设;发展个性化、特色化乡村旅游,支持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通过乡村旅游自主创业;加大政府投入,调动社会力量,鼓励采取PPP等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旅游项目;挖掘旅游消费新热点。

    旅游产业因其相关产业链较长,逐渐成为经济结构转型政策重要着力点。据有关部门测定,旅游业拉动的相关行业达110个,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客运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50%,对餐饮业、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

    现在是大众旅游时代,发展旅游新产品、挖掘旅游消费新热点,要充分考虑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旅游业提出创新的要求,都是旅游业开发的潜在增长点。比如,放宽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租车等“互联网+”新业态的准入和经营许可,发展旅游商品创意研发和旅游装备制造,发展老年旅游、研学旅行、健康旅游和邮轮经济等。

    旅游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带动力,“互联网+”则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二者理应相互结合。“互联网+旅游”,这是对旅游业创新的一个推动。在这样的互联网思维下,景区和旅行社搭建信息平台,有效进行资源配置,通过大数据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服务。而游客也会综合考虑自己的安排,减少传统旅游中的繁琐环节。这将有效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适应经济新常态,打造现代旅游产业“升级版”,须把稳健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思维落实到旅游业的方方面面。政府要不断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鼓励旅游业的发展,改善旅游消费环境。世界那么大,一定让老百姓都能去看一看。(中国经济网 丁西鲁)

责任编辑: 宋岩
 
中国政府网
EN
https://www.gov.cn/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删除
如您是在地址栏输入网址的,请确认其拼写正确,并注意网址的大小写字母区分。
了解中国政府网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