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EN
https://www.gov.cn/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删除
如您是在地址栏输入网址的,请确认其拼写正确,并注意网址的大小写字母区分。
了解中国政府网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政府网
 
让包容性发展增进全民福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1-04 11:0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对于未来,我们并不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十三五期间平均6.5%的增速不是难以完成的目标。最近一些迹象表明,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更期待的还在于,一个体现包容性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在中国正从规划照进现实。

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昨天公布,它延续了过去几个月的热度,公众在讨论中憧憬五年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

外界对《建议》中对经济增长的定调还是最感兴趣:“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尽管从措辞而言与此前的表述并无差异,但在重申十八大提出的倍增目标时却有些新意,它在“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之前增加了“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的限定语,这里面的“包容性”替代了三年前的“协调性”。

毫无疑问,“包容性”比“协调性”具有更多内涵。早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就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它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观念之一。在中国,“包容性发展”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获得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

近来,这个概念逐渐成为最高决策层使用的热词,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就说:“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种对发展的限定,无疑是强调对过去发展中存在不足给予弥补,并指导着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十二五”或更早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速的现象,结果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还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而今,中国决心放缓高速增长的步子,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节奏,着重解决这些问题。正如昨天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所言,速度并不是我们唯一关心的,实际我们更关心的是就业、居民收入、物价这些指标。

这些恰是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关注社会和人的发展。过去一段时间里,这方面遗留了不少问题。比如部分地方对人数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城市困难群体关心不足,尤其是对前者,一些地方政策还存在歧视性对待的问题。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是许多城市的建设者,但却没有更多渠道分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果。

正因如此,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初就提出:“我们要的是包容性发展,必须改善农民工、城市困难群体生活条件,努力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他们纵向流动提供公平机会,让他们生活有希望,奋斗有回报。”在《建议》中,就提出“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同时对困难群体安排了更多的帮扶项目。

当然,需要获得包容性发展的并不限于上面两个群体,而是要增加所有人的福祉。对于中国来说,追求“包容性发展”会使经济发展回归增长的本意,即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对于未来,我们并不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十三五期间平均6.5%的增速不是难以完成的目标。最近一些迹象表明,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更期待的还在于,一个体现包容性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在中国正从规划照进现实。(田享华)

 

责任编辑: 陆茜
 
中国政府网
EN
https://www.gov.cn/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删除
如您是在地址栏输入网址的,请确认其拼写正确,并注意网址的大小写字母区分。
了解中国政府网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