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僵尸企业”需下定决心做好配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1-05 16:35 来源: 新华每日财经分析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 崇大海)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深化改革,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化重组或退出,支持国企解决历史包袱。随着“十三五”开局的到来,处理好“僵尸企业”已是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为更好地落实“十三五”规划,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促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打造创新驱动型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僵尸企业”在中国并非新鲜事物,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纺织业曾饱受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困扰。后来中央采取强有力的“限产砸锭”措施,对现有资产进行重组,消化过剩产能,才使纺织业在新世纪迎来了新生。

由于处理“僵尸企业”在短期内会带来银行坏帐与职工下岗等一系列问题,会给经济带来一定冲击,因此需要坚定的决心和强有力的“手腕”。目前“僵尸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因此解决起来也需要适应中国国情。不仅如此,还需要做好周密与设计与配套政策,以使冲击降至最低。

对于如何促进“僵尸企业”重组与退出,攀钢集团前副总裁周家琮认为,应制定明确的治理目标和计划;研究切实可行、有效有序、系统长效、市场与政府结合的治理方案和政策。同时要做好周密的排查,着手研究退出预案。

河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薛志敏表示,对于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应遵循行政手段和市场化手段并用的原则,以利益调控为主,用好税收与价格两类经济杠杆,通过动态优化税收体系,走减税与加税“对冲”、税收和价格互动的路子,合理有效淘汰落后产能与“僵尸企业”。

推进“僵尸企业”的重组与退出,还需处理好银行坏帐与人员下岗分流问题。“僵尸企业”的市场化重组,特别是退出,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坏帐。但我们同时要看到,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现在的银行业无论是资产质量还是盈利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只要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坏帐还是有把握的。而人员的下岗分流,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携手加以解决。这方面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有很多,足以借鉴。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它是促进“僵尸企业”市场化重组的重要媒介。它可以提供国有资产进退通道、便于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实现价格发现。此外,一个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还可有效防止内部人控制与暗箱操作等问题。

薛志敏建议,政府应搭建产权大宗交易平台,鼓励先进产能企业通过交易平台兼并重组落后产能企业,进行市场化的减量重组。

责任编辑: 张兴华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