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2017-01-25 09:15 来源: 北京市人民政府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精神,结合北京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际,下面,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北京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架构

为有效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找不到”(业务标准化不够、导航检索不智能)、“办不了”(审批系统半覆盖、信息共享互认差)、“证明多”(纸质证照当面提、审批条件不规范)等问题,我们总的思路是建立两大门户,利用五种渠道、为三类人员提供服务。其主要做法:

依托既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提供智慧服务为目标、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宗旨、以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质量为导向,通过实体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搭建和融合,建立互联网和内部审批两大门户,利用实体大厅、网上大厅、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电话五种渠道,为服务对象、办事人员、管理人员三类人员提供服务。通过服务所汇集的用户端行为、过程、需求等政务服务信息资源,反哺我市大数据管理平台共享数据库,并按照统一接件、受理、反馈、送达的业务运行模式,实现对全市部门、各区行政审批业务办理一进一出的统一管理,实现政务服务信息资源的汇聚和互认共享。通过对政务资源信息的大数据分析,把握和预判公众办事需求,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不断研究改进工作,及时回应关切,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政府公信力和治理能力。

二、开发建设“三个一”智慧平台,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北京市按照“重点突破、分步推进”原则,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开发建设“三个一”智慧平台,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到实处。

一个是开发建设统一的行政审批管理平台:实现行政审批及行政审批相关服务事项联网审批。为市级具有审批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业务系统、16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逐步实现全市审批部门和审批事项的统一咨询、接件、受理、监督、反馈,实现线上线下数据的交换互联,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厅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审批业务的办理。目前,进驻中心的部门中已有55%完成了网上申报、大厅接件、受理、审核、审批、发证全流程的网上审批功能,到年底完成了进驻大厅部门的所有审批及服务事项的对接,为实现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奠定基础。

另一个是开发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依托首都之窗,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整合各部门政务服务数据资源,面向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服务。2015年11月,北京市政务服务网上大厅与实体大厅同步上线试运行,按照实体大厅服务与互联网服务“线上线下相融合”(O2O)的政务服务模式,通过前台服务与后台审批的无缝衔接,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形态。明确了“树立品牌(城市品牌、服务品牌)、整合资源(信息资源、服务资源)、融合服务(服务内容融合、服务渠道畅通)、推动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的建设目标。现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面向公众和法人提供了涵盖行政审批以及服务事项在内的40家单位700余项政务服务,提供办事指南查看、网上咨询、预约、申报、办理进度查询、意见建议、投诉”、站内智能检索以及百度智能检索功能等政务服务功能。

第三个是开发建设统一政务服务数据资源库:实现用户、事项、证照、监管等资源信息共享。汇集公众在事项办理中,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所产生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需求信息、审批过程信息等资源,并结合汇聚人口库、法人库、市电子证照库、法人一证通、北京通等资源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共享数据库,形成完善的政务服务数据资源,实现政务服务资源信息的共享互用,为全市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提供数据保障。

三、夯实支撑基础,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利民惠民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切实提升企业群众满足感和获得感。为此我们以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基础支撑,以“事项”为核心,打造政务服务产品,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一是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体系。为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平台服务能力,推进实体平台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通过全面梳理本市政务服务工作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在纵向上,实现以市级中心为龙头,16个区中心为主体,并向331个乡镇(街道)(已建285个)、6911个村(社区)(已建4525个)延伸的纵向体系框架。在横向上,推进市区审批部门及事项,向本级政务服务中心相对集中;市区政务中心通过政务平台,与专业大厅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形成中心与专业大厅互为补充的横向体系框架;乡镇(街道)推进社保等民生类事项向本级中心集中,提供“一站式”的办事服务;村(社区)将养老、优抚救济等百姓需求向服务站集中,提供咨询、代办服务。最终实现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贯通、协同联动、一网办理、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使之成为汇聚政务服务资源的主平台、服务社会民生的主窗口、实践改革创新的主渠道、打造政务服务文化的主阵地。

二是强化信息基础支撑。建立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机制,制定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相关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促进政务服务体系与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相融合,提升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为网上政务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是打造政务服务产品。克强总理提出要变“政府部门端菜”为“人民群众点菜”,就是强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改革优化我们的政务服务。北京市紧紧围绕“事项”这个核心,从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维度(个人从生到终、企业从注册到注销),对企业关注、贴近百姓生活需求的重点、难点事项进行梳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对相关审批及服务事项进行科学集成和优化再造,打造成百姓看得懂、办着顺的“政务服务产品”,通过办事指南、办事攻略、办事小窍门等将这些产品送到群众的面前,让百姓“按图索骥”,使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通过两微一线、手机App等政民互动平台和政务服务电子监察平台,及时了解百姓“消费”政务服务产品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新需求,及时升级、改造或生产新的政务服务产品,让政务服务工作更加符合百姓需求。

总之,北京市将按照国务院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整体部署,按时保质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让企业和群众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