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推进“三融五跨” 构建全国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

2017-02-07 17:39 来源: 新华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推动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创新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深刻认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是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力量源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为民服务工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办证多、办事难、循环证明、奇葩证明”等问题,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获得感。

(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全面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与业务协同,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当前“放管服”改革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工匠精神去大力推进,用“更大的放、更好的管、更优的服”,持续纵深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释放发展潜能。而政务服务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通过“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将成为“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要抓手。

二、加快构建全国一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此次,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有关研究机构和部分地方部门,共同开展深入研究并制定印发的《指南》,对全国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提出了优化政务服务供给的信息化解决路径和操作方法,为各地区各部门开展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引。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重要指示精神的积极实践。

(一)以事项清单标准化为基础,构建统一业务支撑体系

政务服务事项的梳理、业务流程的再造是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网上政务服务、优化政府网上服务供给的根本前提。以事项清单标准化管理为基础,构建统一业务支撑体系。《指南》要求:一是统一目录清单。目录清单依据法律法规编制,包含事项名称、事项类型、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等基本要素,不对应机构。统一目录清单,实现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相同的政务服务事项,其基本要素完全统一。二是规范实施清单要素。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对目录清单中,由本机构负责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细化完善,形成具体的实施清单。实施清单要素包含事项名称、基本编码、设定依据、事项类型、实施编码、行使内容等36项全要素。实施清单作为编制政务服务指南,进行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和运行管理的基础。三是建立统一的事项管理数据库。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和权限对具体事项的要素内容进行动态维护,加强对政务服务事项的共同管理和运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统一、同步更新、同源公开、多方使用。

(二)以数据共享为核心,构建统一基础平台体系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是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主要实现政务服务统一申请、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等功能。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核心,就是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推动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指南》提出,一是打通政务服务平台和业务办理系统,对接事项信息、受理信息、申请材料信息、办理环节信息、办结信息,实现一站式服务。二是支持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信息共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三是推动上级部门集中部署的业务办理系统和下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减少信息重复录入,提高政务服务工作效率。四是实现人口、法人、信用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最大限度地激发数据的使用价值。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要承担访问引导功能,支持跨省(区、市)访问国家基础信息资源。

(三)以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安全保障等为重点,构建统一支撑保障技术体系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务服务模式和流程的创新,由于政务自身运行机制的特点,对互联网技术和传统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网上身份认证为例,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网上政务服务工作中,都建设了独立的身份认证系统。对于个人而言,想要使用政府提供的办事服务,就必须注册和验证,维护多个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成为了一个负担。对于法人用户而言,跨省份进行电子招投标等业务时需要注册和使用多个证书和介质,也增加了成本。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入开展,特别是一些政务服务事项要做到全程网办,还必须解决实名验证问题(即证明注册用户“我是我”),这又引发了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安全风险,对身份认证系统的功能复杂度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南》在总结各地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对实名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规范,为逐步推进统一的支撑保障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四)以电子监察和第三方评估为手段,构建统一监督考核体系

监督考核是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各项任务落地实施的重要手段。《指南》提出,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将政府内部监督与第三方评估有机结合,推动监督考核工作的实施。一是以电子监察为手段,对政务服务内部运转流程进行监督检查。实时采集政务服务运行数据,对时效、流程、内容、裁量(收费)、廉政风险点等五种异常情况进行自动预警报警。公开监察结果数据,接受公众监督。二是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围绕服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准确度、在线服务深度、在线服务成效度等方面,科学设立网上政务服务评估指标体系,评价网上政务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

三、“三融五跨”,充分发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公共基础支撑作用

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其核心在于信息共享。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作为国家统一的政务网络平台,已基本实现省、地市、县三级全覆盖(覆盖率分别为100%、94.6%和90.6%),并已逐步向乡镇街道延伸,横向连接了133个中央政务部门和相关单位。同时,政务外网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也已初步构建,全国投资在线审批平台、全国信用共享交换、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等多项跨部门、跨层级共享交换业务依托政务外网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运行。

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政务外网的公共基础设施作用和价值,有力支撑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一)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大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力度,打造“网络通达、业务上云、数据共享、统一认证”的新型电子政务基础设施。

(二)一网联通。依托政务外网,推进电子证照库建设与电子证照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应用,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

(三)共享协同。基于各级分散建设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整合建立覆盖全国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实现国家平台与地方平台的多级对接互通,促进政务信息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畅通流动和业务的高效协同。

(四)一体服务。政务外网将积极参与建设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支撑整合构建综合服务窗口和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形成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周民)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雷丽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