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

2019-03-08 07:36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3月6日,全国政协教育界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潘惠丽(中)在发言时建议,将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教师培训整体规划。记者 高兴贵 摄

3月7日,人大海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发改委主任符宣朝(左四)围绕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发言。记者 李景录 摄

苏华委员:

做好稳就业工作是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

刘飞香代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姚劲波代表: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将就业优先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驾齐驱,足以说明国家对就业地位的重视。

那么,就业问题由传统民生板块升级为宏观调控内容意味着什么?当前就业形势如何?下一步如何进一步稳就业?就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代表委员。

全面发力就业优先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国一直承担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需要解决的就业总量一直处在高位。”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看来,就业是经济“晴雨表”和社会“稳定器”。做好稳就业工作是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

我国一直把稳就业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说,从宏观经济环境看,发展壮大新动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提升了就业质量。尤其是以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高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形成刚需,提升了就业数量和质量。

当前,中小企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表示,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

“就业稳,经济才能真的稳。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息息相关,相互依存。没有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扎实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为社会保障提供坚实基础。”苏华委员说。

就业结构性矛盾尚存

虽然我国稳就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压力仍然不小。“就业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新经济、新常态对求职观念、心态、知识、能力等职业化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给人力资本转换带来了新挑战,人岗不相匹配的矛盾非常突出。”全国人大代表、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刘光萍说。

刘飞香代表也表示,制造行业和制造企业在推进稳就业的过程中,存在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即高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一般工人供给过剩。

近年来,我国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用工需求扩大的重要瓶颈。

姚劲波代表说,从近期中小企业的表现来看,不少企业出现降薪减员、停止招聘的情况。经过深入调研,发现除了受外部环境影响外,招工难、技术人才短缺、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也是导致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不合理的就业观念也影响着就业形势。刘光萍代表认为,就业观念误区仍束缚职业发展。挑地域、看单位、图舒服等传统择业思维仍然存在。同时,片面自我培养影响着高质量就业。近年来,考研人数连攀新高,一味埋头考试的大学生占比不少;忽略综合素质培养,在社交、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奉献品质等方面欠缺,高分低能现象依然存在。

多管齐下稳定就业

“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针对就业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对招用农村贫困人口、城镇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各类企业,三年内给予定额税费减免。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

企业活则就业活。“要降低社保费率,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姚劲波代表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适当发挥社保政策逆周期调节功能,实质性降低费率,将切实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缓解经营压力。他建议一方面要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失业保险费更大比例返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落实对中小企业帮扶,维持企业经营和用工稳定。

针对制造行业的技术工人极度紧缺、招工难日益凸显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建材集团瑞金万年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熟料车间党支部书记、主任黄文生表示,要加强中小规模制造业公司技术型人才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各大主要城市打造国家级技术教育基地。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优惠政策重新定位,尤其是加强极为稀缺的中层次人才身份地位感,吸引更多人入行。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建议,尽快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设立国家奖学金,进一步完善国家资助体系在中职教育中的奖学金政策,充分发挥奖学金制度的激励导向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东部地区已进入“腾笼换鸟”关键期。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需要转移的传统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具有较好的吸引力和带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表示,产业转移要考虑劳动力的工作和生活,可以以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支持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园区配套建设“打工子弟寄宿制学校”和务工人员住房,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满足转移企业用工需求。(记者 王轶辰 熊丽)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雷丽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