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超25000场活动、超3.3亿元补贴......多部门权威发声!

2025-09-17 22:16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17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扩大服务消费有关政策措施,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消费新业态

将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

下一步,将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创新和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新的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活力进一步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持续深化数字消费提升行动

新型服务消费正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持续深化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支持相关企业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遇。5G、物联网、大数据、绿色低碳、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加快应用,“互联网+医疗”、数字教育等新场景正走入大家的日常生活。现在人工智能终端正走进千家万户,“人工智能+消费”正在兴起。将实施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推动健康饮食、健身运动、健康服务成为消费新时尚。

金融支持

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更好满足居民服务消费需求

一个是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为支持扩大高质量服务消费供给,今年5月份,人民银行专门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信贷投放。目前,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近600亿元,涉及经营主体近4000家、贷款5700多笔。

另一个就是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2024年4月,人民银行设立了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的信贷支持,今年扩大规模至8000亿元,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也可以享受政策优惠。今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教育、旅游领域等项目近100项,签订贷款合同约119亿元。

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多项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内部业务流程,创新支持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重点消费领域,从供需两端特别是从供给端发力,扩大高质量信贷供给,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促进作用。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前7个月的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还要多630亿元

文化旅游

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开展超过25000场文旅消费活动

围绕国庆节中秋节“两节”优供给。组织各地推出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优质产品。精彩纷呈的演唱会、音乐节、非遗展销、国潮市集、游园会等也将陆续上演,让大家过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开展超过25000场的文旅消费活动。

消费月期间将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

正式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协调中国银联、金融机构、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以及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各地也陆续出台扩大文旅消费专项政策,将在消费月期间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

鼓励支持热门文博场馆、景区延长开放时间

推动首发经济、冰雪经济、时尚经济发展,创新发展文商旅、文体旅、农文旅等融合业态。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鼓励支持热门文博场馆、景区延长开放时间,优化预约方式,推出高品质特展。支持培育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开展文旅新业态新场景供需对接行动主题活动。推动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打通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文化旅游套餐,鼓励发展“票根经济”,推动消费场景跨界联动、延伸消费链条。会同体育总局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推出更多接地气、冒热气的文商旅体融合活动。

支持改善停车场、充电设施、通景道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条件

组织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和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支持改善停车场、充电设施、通景道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条件,将观光游览等设施设备更新纳入“两新”支持范围,提升群众文旅消费体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等项目建设,丰富拓展群众的健身空间,截至2024年底,全国体育场地达到48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2.3亿平方米

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了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促进健康消费、服务消费提质惠民等政策文件,还有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等政策。接下来,还会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形成政策“组合拳”。初步统计,围绕建立服务消费“1+N”政策体系,相关部门目前已经出台了30多项政策文件。

服务民生

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组织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托育建设工程,改善养老、托育服务基础设施条件,推动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增强兜底保障能力和普惠性服务供给,有效提升养老、托育服务水平。目前,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在300多个地级市和人口大县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更多老百姓能够“托得起”“放心托”。

推动56个试点城市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推动印发《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配套出台建设导则,推动56个试点城市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造建设规模适度、经济适用、功能复合集成的嵌入式服务综合体,为居民提供就近就便的养老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休憩等“一站式”服务

在托育、养老、家政、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让消费者更放心

在托育、养老、家政、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让消费者更放心。

对外开放

推动实现“即买即退”异地互认

用好现有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入境免签政策。印发促进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支持提升来华观光旅游、就医康养、留学研学等入境消费便利化水平。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链条梳理堵点卡点,推动更多商店成为退税商店,推广上海、浙江、中国银行等地区和机构的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退税服务,推动实现“即买即退”异地互认,让离境退税新举措成为入境消费新助力。

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将选取15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近期,商务部将会同财政部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希望通过丰富优质供给、优化支付服务、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不断提升中国消费市场吸引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助力扩大入境消费。下一步,将通过竞争性评审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5个左右的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外旅客较多的城市开展试点工作,补齐消费环境中的短板弱项,提升消费便利度和体验感。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