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三部门印发方案,部署15项任务——更好发挥轻工业稳增长作用

2025-09-23 09:07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轻工业一头连着千企万岗,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2025—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的主力军,承担着丰富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的重要任务,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2024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23.2万亿元,利润1.5万亿元,带动就业1792万人,分别占规上制造业的27.4%、16.7%、20.2%和24.2%。

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和轻工业发展实际,《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引领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工作方案》坚持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围绕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增动能部署15项任务,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地方、行业协会协同,加大政策支持,凝聚行业共识,推动轻工业平稳增长,支撑工业经济增长达到预期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

我国是轻工产品生产大国,拥有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百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轻工产品“世界工厂”。“不过,也存在供给结构不平衡、低端供给过剩和优质供给不足、质量保障有待增强等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

围绕优化轻工业供给,《工作方案》提出了3项具体举措。一方面,加快产品创新。开展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行动,丰富产品品类和特色供给。通过“链长制”等方式,加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另一方面,加强质量保障。强化关键领域标准供给和落地实施,加快先进产品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以及适用国际标准转化,提升国际国内标准一致化水平,推动认证结果国际互认。同时,加力品牌培育。

数据显示,我国轻工业年出口额近1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超过30%,长期稳居世界首位。但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轻工业出口面临较大压力。

如何推动我国轻工业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工作方案》提出了3项稳出口相关措施——

优化贸易结构。《工作方案》明确,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加强投资合作,开拓海外营销渠道,打造更多国际化品牌。

发展外贸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优化承保和理赔服务。

强化公共服务。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建设海外综合服务站,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持续开展国际贸易规则和形势研究,加强与相关贸易伙伴对接,做好出口商品原产地证书签证工作,指导企业、行业做好贸易风险应对预案。

“政策的有效落地离不开各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稳住轻工业根本上要稳住轻工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落实好《工作方案》,企业要加强技术引领、突出优质优价、强化品牌建设、做好全球布局、积极响应政策并加快转型升级。(记者 廖睿灵)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吕俐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