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学习规划建议每日问答 | 怎样理解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2025-11-26 19:38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为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此,可以从3个方面来加深理解把握。

第一,要增强抢占发展先机的紧迫感,强化未来产业布局的前瞻性。纵观近现代历史,科技革命是产业变革的先导,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孕育出一批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新产业,引发大国兴衰。科技革命是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的结果,产业变革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没有到“临界点”并不意味着各国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早做多做积累才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正催生出一批事关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未来产业,它们可能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支柱产业。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前瞻规划布局未来产业发展,走在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前列,掌握全球创新版图重构、经济结构重塑的主动权。

第二,要敏锐洞悉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地选择领域方向。与历次科技革命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出多点突破、群体性突破、交叉融合等新特征,孕育出的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众多。在资源约束下,发展未来产业不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必须准确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发展基础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选择重点领域方向。在国家层面要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发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重点产业。在区域层面要突出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选择未来产业领域方向,多种模式探索未来产业发展路径,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

第三,要遵循未来产业特征和发展规律,强化支持政策的针对性。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的前瞻性新兴产业,高度不确定性是其区别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最显著的特征。为降低产业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解决早期投资、长期投资严重匮乏问题,要发展创业投资,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投资未来产业。为降低发展路径选择的不确定性,解决未来产业技术路线难把握、市场用户接受程度不高、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要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通过有组织地复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降低全社会探路成本。为降低产业生态不完善带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解决经营主体少、产业链上中下游协作网络不健全等问题,要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监管方式,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独角兽企业,加快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郝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