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珠昂奔:对少数民族文化而言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1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9月21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丹珠昂奔]:

    这位女士提出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渗透,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将出现消亡的趋势,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和前面的问题有点接近。对于这样一个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这是世界共同遇到的问题,中国的各民族也自然会遇到这个问题,这是从总体上看。但是,我想再进一步说一说和这个相关联的问题。一个就是存在着有些文化逐步模糊、属性不确定,有些文化甚至受到损害或者消亡的情况,这是存在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保护和发展,我想提几条意见。

    大家知道,大文化的概念下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很难用一句话对它有一个定性的说法,因此第一个问题是,对于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还是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为什么这样讲呢?同样是保护,比如说物质文化层面的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它就是一个艺术品,就是保护的问题。怎么发展?大家会提这样的问题。

    但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大家知道,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或者叫内核是哲学,就是哲学和观念层面的文化我们怎么去对待?我想对这个问题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保护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只有保护才能巩固这个基础,只有发展才可以更好地保持文化的活力,达到更有效的保护。

    因此,在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上,只有次序的不同,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但是,因为保护的提出恰好与我们当前所谈到的有些文化正在消亡的特殊环境有关系,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应该说保护是第一位的,因为保护要解决有的问题,先要有东西,才能保护,没有就无法保护。但是文化保护的问题相对解决以后,就要考虑发展的问题,一种文化封闭或者不发展、不使用,就会逐步僵化,同时也是一种破坏。

    由于这个问题我感觉到比较重要,我再说两句。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是,保护要找准对象,既要考虑被保护的对象,同时也要考虑保护的依靠对象。保护的对象是什么呢?是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依靠对象是谁呢?广大的民族群众。

    第三,把握关键。这个关键我自己感觉到一个是文化直觉,真正认识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所在。二是要增加投入。现在,文化保护上的投入可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三是要采取有效、有利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