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华、北大等50多所高等学校结对帮扶西部高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5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9月25日下午15时,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教育部2006年第22次(定时定点第9次)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介绍近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教育问题的确涉及千家万户,随着终身教育这个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教育可以说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因此教育的热点问题也特别多。我们随时打开网站,看到报纸,几乎都有教育问题的报道。比如说教育公平问题,这是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十分关注、热烈讨论的,我最近也参加了一个研讨会,看了有些专家的论述,我觉得教育工作问题讨论的还是比较热烈。其实中央政府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促进教育公平。比如去年开始的西部两级攻坚工程,在西部地区到2007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中央财政为此投入了一百个亿来支持这项工程。同时这项工程又包括了要在农村建立一批寄宿制的学校,让孩子们上得起学,有地方上学。另外还有远程教育工程,把城市里面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远程的方式来输送到农村边远地区,让农村边远地区的孩子享受到城里优质资源,这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一个巨大举措。 

    中央政府今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也就是“两免一补”的政策,全国农村地区的孩子到明年可以全部免除学杂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我觉得这都是实现农村和城市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不光是中央政府,其实我们社会各界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都在为推进教育公平做了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今天在座的有一部分记者刚刚和我一起从青海和宁夏回来,我们这次亲眼看到城市里面的重点大学对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支持,这种支持可能现在社会各界还不太清楚和了解,我们把城里一批重点高校,比如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等50多所高校通过结对子的方式,重点帮扶一所到两所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中央政府没有给这些帮扶的学校投入资金,这些学校就是靠着对社会的责任感,靠着无私奉献精神,来全身心地帮助所对口支援的学校。比如我们刚刚去过青海大学,青海大学在海拔2000多米的西宁,我们有一部分记者到那里以后都是在不适应的情况下度过的,在这里呼一口气在那里要呼三口,生活条件很差,教学条件也很差。

    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他们派了二任著名的科学家到那里担任校长,一任是李建保同志,到那里做了三年多的校长,使青海大学得到初步改观,现在又派了著名的科学家陈强同志,也是清华大学的一个系主任,到那里担任校长,一干就是三年。陈校长到那里去,使这所学校面貌又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同时我们到宁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宁夏大学,宁夏大学的校长陈玉宁同志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毕业以后就到西部地区,先到内蒙又到宁夏,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可以说把自己的全部青春都献给了边疆的事业。宁夏大学这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对口支援密不可分。可以说正是由于这样一批高校同志无私奉献的支持,使得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校进一步得到公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