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将启动并继续实施一批重大航天科技工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2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介绍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和《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孙来燕]: 在未来五年及稍长一段时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有:

  一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国家将启动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

  二是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系统、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和满足区域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加快发展空间应用,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及卫星应用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积极构建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

  三是带动科技,支撑发展。以航天科技进步为先导,带动相关学科技术的整体跃升,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加强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带动相关基础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加强宏观指导和支持。白皮书简要介绍了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政府发展航天事业的主要政策和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推动航天科技自主创新,促进航天活动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证航天活动有序、规范、健康发展,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21世纪是人类探索与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新世纪,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世界航天国家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政府将按照 “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 原则,继续支持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范围,提升合作的层次,注重合作实效。加强空间科学、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共享与服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等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扩大航天产品出口,重视航天活动各领域的人员交流与培训。

  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50年的历程。回顾过去,成就辉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将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推进航天事业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