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宏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 有效遏制经济偏快增长势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9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10月19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2006年9月当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今年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进入三季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到了三季度,国民经济偏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呈现出“三落一稳”的新态势。

    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位回落。初步测算,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比二季度11.3%的增长速度回落了0.9个百分点,基本回落到一季度10.3%的增长水平。

    第二,工业生产增速回落。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比二季度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7月、8月、9月分别同比增长16.7%、15.7%、16.1%,不仅明显低于6月份增长19.5%的增长速度,也低于上半年增长17.7%的增长速度。在39个工业行业中,三季度有28个行业增速比二季度回落,其中重工业行业达到16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钢铁等回落1.2-5.4个百分点。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2%,比二季度回落7.7个百分点,其中7月、8月、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7.4%、21.5%和23.6%。

    第四,货币信贷增速高位趋稳。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6.8%,比6月末回落1.6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速有所控制,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2%,比8月末回落0.9个百分点,比7月末回落1.1个百分点。

    上述情况说明,这次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和有效的,不仅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把过快的增速放慢了下来,而且也没有出现大的回落,避免了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这主要得益于这次宏观调控:

    一是多重用力。既重视货币政策,也使用了财政政策;既重视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也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措施,在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还综合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

    二是边看边调。在4月份出台的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又分别于7月份和8月份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三是微量频调。在短短半年内,仅货币政策就动用了4次,而每次调整的力度不大,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存贷款利率调整都在0.27个百分点。